人口老化危機如何解?

人口老化危機如何解?

台灣的人口結構問題與日本相似,日本的人口從高峰反轉的衝擊,比台灣早十五年,但未來幾年,台灣人口老化將比日本還要快速;迫切危機襲來,台灣該如何面對?

二○○五年,日本就進入「超高齡社會」,人口總數也在○九年的高峰後,每年以數十萬人速度減少。把時間軸拉長,可以清楚看出,從一九五○年至今數據再推估至二○五○年,人口變動趨勢呈現明顯「倒U型」。

 

人口危機、城鄉發展不均,偏鄉率先面對衝擊,日本部分村落甚至面臨滅村危機。回看台灣,也有同樣的迫切之苦,因為台灣人口危機正在加速。

 

今年三月,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照目前老化速度,預計八年後將跨進「超高齡社會」。部分鄉鎮危機已顯現,像新北市平溪區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比已近三成;再如台中市中區、台東縣達仁鄉、屏東縣林邊鄉等,人口數一年少過一年地急速流失,七年來人口減幅高達十三%以上。少子化、人口外流、地方產業衰退……,讓城鎮導向日益衰落的惡性循環。城鎮老化的背後,意味著國家老化、國力弱化,形勢實是無比嚴峻。對此,日本政府提出的解方是「地方創生」。

 

日本「地方創生」為首相安倍一四年所提出的政策,目的是要讓人口外流的鄉鎮,建立可長期發展的產業模式,創造就業機會、讓年輕人回流,形成地方人口增加的良性循環。「要完成這個目的,需要地方政府、企業、NGO組織一起參與。」研究日本作法的台灣野村總研諮詢顧問副總經理陳志仁說。

 

挽救人口衰減 日本中央地方齊心振興

 

日本是由中央政府協助地方政府制定五年計畫,目標明確,就是鎖定「挽救人口衰減」,重點在於,從中央以下到相當於台灣的縣市和鄉鎮層級,都有這樣的計畫。陳志仁說,無論一條老街、一個社區,能創造獲利、建立長期發展商業模式的最小單位,就是「創生」成功案例。

日本「地方創生」已經發展成全民運動,吸引《經濟學人》等國際媒體注意,也引起台灣反思,台灣政府和民間力量要如何發揮作用,走出自己的路?

 

南投竹山「天空的院子」創辦人何培鈞,協助青年進駐竹山的模式已複製到中國。他認為,判斷「創生」是否成功,是政府資源撤出後,當地可否自行運作,這需要在地人、外部人士一起投入十年以上,才能建立成功模式。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則說,「有產業、有就業機會,青年才能在地方發展,要在這樣前提下推動,且產官學研和社區一起參與。」

 

地方創生

▲點圖放大

 

賴揆一聲令下 國發會將研擬創生戰略

 

過去,台灣也曾透過社區總體營造、農村再生計畫,試圖喚起地方生機;從結果來看,並未扭轉人口老化慘況。幸仍有不少偏鄉,發揮在地力量,由民間努力發展。池上、礁溪、清水等都可看到地方自覺,甚或青年參與。

 

如今,在行政院院長賴清德一聲令下,國發會將研擬台灣「地方創生」戰略,這把火已經點燃,能否振興地方鄉鎮、延緩台灣人口危機,將是一場全民參與的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