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大腸癌發生率高,國民健康署針對好發年齡50至74歲民眾,提供每2年1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及早揪出大腸癌與癌症早期病變。
國健署資料顯示,以大腸癌為例,經由篩檢發現的病變,有94.2%是癌前病變與0-2期癌症的早期病變,治療效果良好,預後極佳。如果不是經由篩檢所發現的癌症,僅有43.1%處於早期,預後相差非常多。
而且,0期到1期的大腸癌,治療5年的存活率高達8成以上,到了第3期大腸癌,5年存活率則降至不到6成。因此,定期的癌症篩檢可早期發現,並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表示,都會市民外食比例愈來愈高,且飲食習慣偏向高脂肪、低纖維、多紅肉,加上缺乏運動,導致大腸癌發生人數不斷增加,且105年大腸癌是臺北市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
106年,臺北市有將近14萬人接受大腸癌篩檢,結果,3,257人發現癌前病變,279人發現大腸癌。
由於大腸癌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當出現血便,或是大便型態改變等異常現象時,往往為時已晚,因此呼籲民眾,應在沒有症狀時,就定期接受篩檢。若篩檢結果是陽性,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確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