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破解地震逃難迷思:逃命先找黃金三角?地震來襲先打開門?

專業破解地震逃難迷思:逃命先找黃金三角?地震來襲先打開門?

地震來襲,如何自保?

知名消防專家、現服務於高雄市政府消防局的蔡宗翰,強調最正確的地震避難觀念,即為DCH(Drop臥倒、趴下, Cover掩蔽、掩護, Hold on握緊、穩住)。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可靠的方法。

 

但遇到地震來襲,網路上常出現所謂的「黃金三角」理論,即為建築物倒塌撞擊在物體或家具上時,透過靠近利用物體下方的空間,透過這個空間免於被外在的物體擠壓而受傷,這個空間就是傳說中的「黃金三角」。

 

但蔡宗翰提醒,黃金三角其實是錯誤的觀念,他解釋地震最大的威脅可分為兩種,「非結構性威脅」,像是物品掉落砸傷、重型傢俱傾倒或位移;另一種即為建築物倒塌、樓層下限的「結構性威脅」

 

黃金三角其實是錯誤觀念 正確應採取DCH方式

 

蔡宗翰表示,根據地震生還者的綜合統計,地震最危險(最頻繁)的傷害因素,並不是突然倒塌的屋頂與樓地板,而是四處亂飛、掉落、位移的家具和碎玻璃

 

但黃金三角觀念錯在於沒考慮到最頻繁的傷害因素反而在地震的過程中找尋合適的「黃金三角」空間時,將自己暴露在最危險的環境之中。

 

此外,若考量到「結構性威脅」,建築物若是採「磚造結構」,容易因崩塌而讓磚泥呈現粉碎狀,因此無法在家具四周創造黃金三角空間。也因為磚泥材料比混泥土更輕,蔡宗翰強調,更建議使用躲在桌下的「DCH」方式,因為更不易將藏身的傢俱或桌面給壓垮。

 

蔡宗翰也提醒,黃金三角空間是「可能」存在的,唯有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才有可能成立。

 

但蔡宗翰強調,事實上建築物裡面的人們根本無法事先預知建物倒塌後,可形成空隙的位置,很有可能在強烈震動與搖晃過程中,無法快速、安全地移動到想躲藏的位置,反而在移動的過程導致跌倒、受傷。

DCH(Drop臥倒、趴下, Cover掩蔽、掩護, Hold on握緊、穩住)才是最可靠、最簡單的方法。(圖片提供/蔡宗翰)

 

蔡宗翰提醒,正確的動作是「雙肘雙膝跪姿、頭部壓低、雙手緊握桌腳」,而不是蹲姿、雙手護頭。

 

地震來襲要先開門、再找掩護?這是錯誤觀念!

 

許多民眾都認為,地震來襲要率先打開大門,否則門變形會逃不出去,但蔡宗翰強調,事實上無論是美國、日本、紐西蘭的國家官方防災機關,都主張地震發生時應立刻找掩蔽。

 

根據統計,唯有震度5以上的地震才會導致門框變形,而此震度也是造成傷亡的開始。

 

蔡宗翰強調,造成傷亡的主要二大因素,就是被掉落物砸中、以及在移動中摔倒或碰撞受傷,再嚴重一點才是房屋倒塌。

 

因此他建議,在緊急應變措施上,遇到地震應該是先找掩護、而非第一時間在東西掉落、傢俱位移的過程中,嘗試去開門,讓自己暴露在高危險環境。

 

蔡宗翰也提到,儘管門框變形而導致受困在屋內,也不會有立即的生命安全疑慮。

 

因此,地震發生時找尋掩蔽,避免移動是基本原則!必須等到地震稍歇後,再去做開門及後續關電源的動作。

 

最後提醒,地震來襲時,務必確保人身安全,採取DCH(Drop臥倒、趴下, Cover掩蔽、掩護, Hold on握緊、穩住)方式,才是最能保護自己的方式!

 

更多專業避難資訊:

 

地震來襲躲桌底,誰說一定有桌子?

 

地震來襲先打開門? 避難包用在受困時?都錯!!!

 

地震殺人還是迷思殺人?當「黃金三角」變成「死亡交叉」?

 

從「邏輯概率」破解地震黃金三角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