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體育主播傅達仁罹患胰臟癌,農委會前副主委戴振耀、澎湖黑水溝仁醫侯武忠則因胰臟癌辭世。胰臟癌在國人癌症死因排名第8,但也不是完全束手無策,來看台大權威名醫怎麼說。
20年來患者增四至五倍
根據統計,胰臟癌從一九九六年迄今逾二十年,從原本每十萬人中有一.六人,增加到七至八人,達四、五倍之多,而根據台大醫院權威的觀察,雖是以七十歲以上高齡者居多,但目前有年輕化趨勢,越來越多患者是中壯年人。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田郁文分析,以前或許確診患者不見得少,但因為很難檢查與診斷,所以無從得知;現在則有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檢查協助診斷。胰臟癌之所以難診斷,台大醫院內視鏡科主任王秀伯說,主因是胰臟的位置。如果把身體上腹部橫切,胰臟位於上腹部正中央,前有腹腔器官擋著,後有脊椎,不易被診斷,算是「隱形殺手」。
病程初始,很容易先被誤認為胃痛、腸躁症或是脊椎問題(背痛),偏偏胰臟癌細胞的生物特性很會鑽血管、淋巴,對周邊侵犯迅速,導致診斷出來時大都是末期或是預後很差。
王秀伯還說,這樣的特性,讓胰臟癌連一、兩公分的腫瘤,有時預後也不好,因此迄今醫界各種癌症都有「早期」,如「早期食道癌」、「早期胃癌」等,但尚無「早期胰臟癌」。胰臟癌若小於兩公分,只能稱小型胰臟癌,並不能稱作早期胰臟癌。
對付胰臟癌,目前最主要的方式為何?從內科觀點來看,王秀伯說,確診後,「能開刀是最好的。」很多病人不願意開刀,覺得開刀會有副作用和後遺症,但往往一猶豫,就變得不能開刀了,或是就算開刀預後也很不好。
胰臟癌的刀大致分兩種,胰臟尾的刀不困難,田郁文說,麻煩是在開胰臟頭,因為腫瘤時常侵犯附近血管,手術時間就至少三.五個小時。他解釋,因為除了要動到胰臟頭外,還要動到十二指腸和膽管至少三個地方,切完後還得接好,患者才能進食。
田郁文強調,最重要的是「要清乾淨」,要把周邊的血管與淋巴中的癌細胞也清除,目前醫界認為最好是清到周邊正常細胞一公釐以上,才能相對確保胰臟癌細胞已經被拿掉。這樣手術雖然範圍大,術後要住院約一個月,但之後的存活時間較長,甚至可以超過五年,生活品質也較佳,追蹤結果也顯示,術後復發患者幾乎都是沒清乾淨。
「能開刀」的患者是幸運兒
許多患者會希望能用達文西機械手臂來開胰臟癌,因為傷口小。田郁文說,雖然傷口小但無法清乾淨,不如不要開,「我們是要救命,不是要救傷口。」
除了胰臟頭本身的手術難度外,往往胰臟癌患者年紀偏大且常有其他慢性病,加深胰臟癌術後照顧難度,因此病例易集中在醫學中心,以台大醫院為例,一年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近一百五十例,大約占了全台四分之一的胰臟癌手術,主刀者就是田郁文。
儘管是權威等級的胰臟癌外科醫師,由於手術範圍大,加上田郁文總是很老實告訴病人真實狀況,有些病人聽完後反而不敢開,想追求其他療法。對此,王秀伯說,能手術者盡量手術,而無法手術者則應接受化學療法;免疫療法目前在胰臟癌效果尚未有定論。
至於其他療法,王秀伯了解患者要抓住最後一根稻草的心理,並不會堅決反對,但提醒民眾,其他方式目前從科學驗證來看,都無法證實比正規手術或化療好,所以要做任何治療前,應了解所有可能的後續問題,醫師也應清楚告知,否則產生不預期後果反而更糟。
從田郁文的觀點看,胰臟癌若能開刀的患者算「幸運」了。目前台灣胰臟癌每年新增患者約兩千多人,能開刀的患者約六百多人、約占四分之一,而開完刀也只有四分之一預後良好,這也是為何專家都說能開就開,爭取時間與療效最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