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氏症尚無解 有氧運動防退化

巴金森氏症尚無解  有氧運動防退化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銀髮族得留心巴金森氏症的敲門。

巴金森氏症不罕見,只是早期難察覺,若有單側手抖、行動遲緩,建議就醫檢查;目前僅能靠多巴胺等相關藥物減緩症狀,副作用因人而異,平日保健靠多做有氧運動。

抗議天王柯賜海近年幾乎銷聲匿跡,原來他罹患巴金森氏症已十五年,雖然僅六十二歲,但再度現身媒體前,手腳顫抖、體能衰退,與過去抗議時中氣十足的模樣差很大。

 

其實柯賜海並不孤單,世界拳王阿里、好萊塢演員麥克福克斯也是病友。隨著老年化社會來臨,巴金森氏症患者數量劇增,是除了阿茲海默症以外,最普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據統計顯示,二○一五年的患者約占台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的一到二%,約十萬人。確診平均的年齡是六十歲,但也有人在五十歲前就發病,只是比例相對較少。

 

神經退化  莫名手抖要注意

 

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s)是一種慢性腦部退化的疾病,主因是中腦黑質基底核的部位,含有多巴胺的色素細胞持續退化,造成患者動作遲緩。基底核是大腦深處,運動控制神經及自主神經活動調控的中樞。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醫療品質部主任陳龍強調,真正致病的原因仍然不明,但可以確定的是有家族史者要格外留意;日前某位病人的五十多歲兒女因手抖就醫,經診斷後證實也是巴金森氏症。

 

雖然巴金森氏症並不罕見,但在極早期或年紀較大的患者極難察覺,通常醫師會詳細問診後,配合各種神經學檢查才下診斷。陳龍表示,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是手抖,通常從單側開始,抖動程度宛如銀行員用手數鈔票,約每秒三到五下,也有患者因為面無表情,聲量變小、模糊且聲調變平。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韋達觀察,患者被診斷為巴金森氏症時,雖然不會像癌症一樣恐慌,但畢竟目前無法以藥物治癒這種神經退化疾病,多少還是會愁眉不展。

 

不過,由於醫療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人可以早期發現,一般至少有五到十年的蜜月期,甚至不用吃藥,仍然可以正常生活;但多數患者仍須持續服藥,畢竟藥物仍是醫界認為最有效的控制方式。猶如糖尿病要補充胰島素般,巴金森氏症患者要補充多巴胺,未來則寄望幹細胞研究治療的成功,就有治癒的可能。

 

陳龍指出,服藥後至少六、七成患者病情會改善。陳韋達說得更直接,藥物會讓患者「有感的進步」,也就是「有吃有力氣,沒吃沒力氣」;如果不吃藥,患者會「超級痛苦」,這也是少數讓醫師與家屬不用擔心患者不吃藥的疾病。

 

也因藥效好,讓家屬誤以為藥物能幫助痊癒,陳韋達澄清「不會的」,藥物只是輔助病人回到正常生活。

 

藥物影響  怪異行為須留心

 

雖然吃藥可改善病情,但要達到最大效果,專家強調要配合醫師用藥與有氧運動。陳韋達解釋,由於病患對補充多巴胺後的反應不同,如果患者出現異常的衝動行為,可能會是藥物副作用,一定要告訴醫師,以便調整藥物的劑量。

 

臨床上,陳韋達曾經遇過患者賣三棟房子來買彩券、偷摘鄰居的菜被抓,也有患者頻頻性衝動,讓配偶難消受;或說看到天花板有蟲在爬或有鳥在飛……。醫師建議家屬,一旦患者有反常行為,就應盡速回診。

 

至於不少患者擔心藥物會傷肝傷腎,陳韋達說,目前藥物不會傷肝腎,醫師也都會定期抽血檢查。也有患者會求助中醫或其他療法,陳龍認為,基本上不反對,但會提醒病人不可誤信來路不明以及未經證實的藥物,以免衍生出其他問題。

 

藥物重要,有氧運動也不可少,所有醫師專家都會建議患者打太極拳。陳龍解釋,太極拳能增進患者的動作協調性,沒有哪招哪式最好,能做就好。其他如跑步、騎腳踏車等,只要患者能做都可以,運動越早開始,對疾病幫助越大。

 

巴金森氏症的病情進展與發病期間的長短無一定關係,若調養得好,部分患者一直維持在第二期或第三期;但若沒有好好服藥和運動,可能很快就進入第五期,此時就得仰賴輪椅或臥床,生活品質極差,因此呼籲患者要及早治療。

 

巴金森氏症

▲點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