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斷鏈?醫療、照護各吹各的調?失智症共照中心一條龍服務

長照斷鏈?醫療、照護各吹各的調?失智症共照中心一條龍服務

七十歲的許阿伯(化名)一坐下來,手指頭便飛快地在琴鍵上來回移動,不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聖誕快樂》,亦或是經典民歌,許阿伯頭也不抬,樂譜早已深深刻印在他的腦海裡。「我年輕時在鋼琴酒吧,彈一個晚上,小費好幾千元呢......」

另一頭,廖奶奶(化名)來回不停走動,不斷重複著:「我這雙腳呀!不管用了,這膝蓋呀痛得......」照服員蹲在廖奶奶腳邊,不斷細聲安撫著,「來這裡的爺爺奶奶,狀況不一,有個大哥,每天都會重複提起他在職場上的輝煌過去,就是順著他的話,每次當作是第一次聽到,『真的呀!爺爺,你怎麼這麼厲害......』」

 

「還有個爺爺,以前可能是金融界高階主管,每天來都說,他今天領了不少錢,叮囑我們一定要小心。像這些,就順著他的話回答,讓他安心,自然情緒就會較穩定。」照服員笑瞇瞇地說。

 

這裡是林口長庚失智中心附設的失智日照中心「長智園」。不辭舟車勞頓,遠從台北將媽媽送來林口的家屬張先生說,以往,醫院僅負責診斷與急性醫療,但對於失智症患者與家屬來說,最需要的,其實是後續的整合服務。

 

而「長庚失智中心」整合了醫療與照護所有需求,從主任、個管師、瑞智學堂、日照中心等,不但提供藥物與非藥物的認知治療等,且統一窗口,有記憶門診、神經內科、精神科、個管師與社工師、照服員等,協助患者治療與照顧,也提供家屬支持課程等,家屬不用為了找資源,像無頭蒼蠅一樣。

 

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表示,尤其失智症佔比最高的阿茲海默症,仍無藥可逆轉病程,因此,提高診斷率,及早診斷、早期預防或控制,並延緩惡化,是目前各界努力的方向。台灣衛福部剛出爐的《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計畫方案2.0》則明訂二〇二〇年,診斷率要從三成提高到五成,而在及早診斷上,英國以廣設「記憶門診」,六成七診斷率目前居全球之冠。

 

徐文俊表示,台灣去年開始推動「失智症共照中心」,多由醫學中心申設,目的之一,便是提高診斷率。此外,整合醫療與照護,甚至還提供家屬支持諮詢與服務,在全球,均屬於較創新的作法。中心內亦設有記憶門診,患者上門求診,除醫療端,社工師與個管師也會適時介入,提供相關建議與資源。

 

失智症確診後,除了藥物治療,中心還設有學堂,可促進患者的認知功能。中心同時整合老人相關之醫療服務,一次解決長輩的內科問題,「且將家屬納入照顧圈裡,效果也較好。」徐文俊表示。

 

而對家屬來說,最迫切的需求,便是失智長輩的日間照顧。因失智長輩照顧不易,不少日照中心怕麻煩乾脆拒收,常讓家屬求助無門而精疲力竭。

 

長庚長智園照服員董小姐,曾是幼兒園園長,放棄事業,來當照服員,有段不為人知的過去,「可能是彌補吧!我想多做一些,因為我自己的媽媽也是,我瞭解家屬的痛......」

 

「因為工作忙,疏忽了媽媽初期的症狀,等到確診,已經惡化了。」照顧初期跟所有家屬一樣,她曾手忙腳亂、沮喪,差點憂鬱症,後來,她去上課,接受失智症照服員訓練,摸索出一套心法。她說,患者就是小孩子,只是小孩會越來越好,患者卻會越來越退化,關鍵在於,要樂觀積極維持長輩仍有的功能,而不是成天懊惱,長輩已失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