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活動度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51

常出現疲勞、失眠、焦慮?掌控3個步驟放鬆身心,讓自律神經回歸正常,找回一夜好眠

tCol 2022-03-02

蓓兒・帕瓦

常出現疲勞、失眠、焦慮?掌控3個步驟放鬆身心,讓自律神經回歸正常,找回一夜好眠

從班森教授身上學到的放鬆反應法(腹式呼吸、肌肉放鬆技巧以及反覆念誦某個字詞),再加上我對正念減壓療法的研究,我研發出一套獨特的深呼吸技巧。我成功地在自己以及患者身上證明它的成效。

閱讀更多

休息越久越嚴重,膝蓋痛到底該不該運動?物理治療師:退化膝關節像20年老車,護膝2招這樣做

tCol 2022-03-02

郭美懿

休息越久越嚴重,膝蓋痛到底該不該運動?物理治療師:退化膝關節像20年老車,護膝2招這樣做

受疫情影響,不少長輩連出門活動也不敢,在家久坐的時間增加,原本的退化性膝關節炎,竟也不知不覺地變嚴重。膝蓋疼痛不是應該多休息?怎麼愈休息、症狀反而愈嚴重呢?

閱讀更多

雨神同行》宅家追劇、滑手機,筋膜疼痛症候群增3成!物理治療師教3式運動緩解,在家就能做

tCol 2022-02-23

郭美懿

雨神同行》宅家追劇、滑手機,筋膜疼痛症候群增3成!物理治療師教3式運動緩解,在家就能做

連日陰雨綿綿,加上冷氣團接連來襲,許多人整天宅在家追劇、玩手機,長時間固定不動、運動又量不足,讓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人增加約3成。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吳培瑜建議從改善長期不良姿勢或維持固定運動習慣來克服,並示範三式運動來改善,即使居家也可以在室內運動。

閱讀更多

培養健康習慣,5秒內動起來才有用!簡單5步驟排出生活優先順序、為自己重新充電

tCol 2022-01-22

蓓兒・帕瓦

培養健康習慣,5秒內動起來才有用!簡單5步驟排出生活優先順序、為自己重新充電

針對絕大多數健康的成年人,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建議,每週至少進行一百五十分鐘的適度有氧運動,或者每週七十五分鐘的激烈有氧運動。這兩種強度的活動可以交錯安排。

閱讀更多

50後膝蓋不舒服,一點都不想動、疼痛反而更嚴重!9招改善膝蓋痛、老後走更長的路

tCol 2022-01-13

照護線上

50後膝蓋不舒服,一點都不想動、疼痛反而更嚴重!9招改善膝蓋痛、老後走更長的路

我們的膝蓋很辛苦,每天要承受著自身的重量,帶著我們走來走去。所以,患有膝關節痛的人口比例超級高!許多人都曾感覺膝蓋痛、膝蓋不舒服,而疼痛本身最容易讓人「一點都不想動」,畢竟大家都很怕在運動之後,又讓膝蓋變得更痛,說不定膝關節還會退化更嚴重。

閱讀更多

乾癬性關節炎致全身性發炎,常有糖尿病、高血壓共病!每天7招保養助維持病情穩定

tCol 2021-11-19

照護線上

乾癬性關節炎致全身性發炎,常有糖尿病、高血壓共病!每天7招保養助維持病情穩定

乾癬是個相當惱人的問題,患者的皮膚會出現一片片紅色斑塊,帶有大量銀白色皮屑,花蓮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蘇桂英醫師指出,除了皮膚症狀之外,患者還可能出現乾癬性關節炎。

閱讀更多

關節炎吃薑黃、乳油木果就會好?醫師圖文剖析自體免疫關節炎:這些迷思要破解

tCol 2021-11-10

照護線上

關節炎吃薑黃、乳油木果就會好?醫師圖文剖析自體免疫關節炎:這些迷思要破解

大家應該都有關節痠痛的經驗,多數關節痠痛會在休息之後較為緩解,不過有些關節痛卻是休息越久,越不舒服!新光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黎子豪醫師指出,自體免疫性關節炎是免疫系統失調所導致的疾病,會造成關節慢性發炎、破壞,甚至因為全身性發炎,而伴隨多種共病。關於自體免疫性關節炎有些常見的迷思,讓我們一一來了解。

閱讀更多

關節痛的時候,能不能吃香蕉、吃海鮮?退化性關節炎8個迷思要破解!醫師圖文剖析

tCol 2021-11-04

照護線上

關節痛的時候,能不能吃香蕉、吃海鮮?退化性關節炎8個迷思要破解!醫師圖文剖析

「退化性關節炎能不能吃香蕉?」「退化性關節炎該不該運動?」「請問退化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症有關嗎?」退化性關節炎是極為常見的關節疾患,請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陳瑋昇醫師來為大家破解迷思!

閱讀更多

秋天早晚溫差大,關節炎症狀易變更嚴重!陳炯瑜醫師分享3招緩解疼痛這樣做

tCol 2021-10-13

陳炯瑜醫師

秋天早晚溫差大,關節炎症狀易變更嚴重!陳炯瑜醫師分享3招緩解疼痛這樣做

大家有時候會不會也覺得自己的身體也會做氣象預報,每次開始這裡痛那裡痛,就知道應該又是要下雨或是天氣要變冷了。

閱讀更多

龍劭華猝逝,糖尿病纏身12年恐禍首!心肌梗塞等5種血糖控制差的病變,醫師圖解有多嚴重

tCol 2021-09-15

照護線上/白映俞醫師

龍劭華猝逝,糖尿病纏身12年恐禍首!心肌梗塞等5種血糖控制差的病變,醫師圖解有多嚴重

編按:資深藝人龍劭華9/14晚間猝逝,享壽68歲,傳出他曾在當天下午心臟感覺不舒服,卻沒有及時就醫導致遺憾發生,醫師多認為可能是心肌梗塞或主動脈剝離等心血管疾病所致。過往龍劭華曾在2018年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擔任健康大使,自曝一天吃十餐還體重變輕8公斤,一檢查才發現已經患有糖尿病。因此,他從2009年起靠藥物控制,但12年來卻抗拒回診,直到疫情關係有了空檔才回診,發現指數全面飆高,空腹血糖高達200多(正常空腹為70~110 mg/dl)、飯後血糖值破300(應低於140mg/dl),都是正常值2倍,他才開始積極回診。醫師表示,糖尿病控制不好會導致動脈硬化、嚴重恐血管栓塞,冠狀動脈疾病發作時,死亡率超過3成,就算是緊急送醫,仍有半數病人來不及做心導管手術就死亡。糖尿病對全身器官都會造成不好結果,尤其是血管健康。當血管受損,自然就會引發各處器官的損害,不可輕忽。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