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安養院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94

60歲夫妻花500萬到山裡蓋別墅,才3年因「這件事」變悲劇!老後移居先做5件事

tCol 2023-03-23

季禾

60歲夫妻花500萬到山裡蓋別墅,才3年因「這件事」變悲劇!老後移居先做5件事

和台灣人一樣,到鄉下蓋屋養老,是許多日本人的夢想。退休後該不該搬家、換什麼房,日本專家提點幾個條件,財務規畫師則說,圓夢很好,可務必要有撤退計畫。

閱讀更多

「紙上富貴」投資法,免上班工作!根本不在乎股價多少、好股不停利,年領超過250萬

tCol 2023-02-18

周文偉(華倫)

「紙上富貴」投資法,免上班工作!根本不在乎股價多少、好股不停利,年領超過250萬

許多投資人會問我一個問題,如果帳面上已經賺了很多,現在賣掉就等於賺了超過10年的股利,這時候到底該不該賣?這個問題在股市處於多頭的時候,特別容易被提出。請大家先思考一下,如果是在空頭市場,同樣會有不少投資人提出類似問題:帳面上已經虧損很多,現在賣掉就等於賠了超過10年的股利,這時候到底該不該賣?這2個問題本質上差異不大,雖然一個是帳上大賺,一個是帳上大虧,但其實都是在「考驗人性」。有人說,當帳面獲利20%、30%時,心理素質良好的存股族可以耐得住,但是當帳面獲利達到70%、80%,足以抵過10年股息,甚至帳面獲利超過100%時,很多存股族心中都會出現小天使與小惡魔對抗的糾結情緒,一邊是忍不住想獲利了結,一邊是怕賣了之後,再也買不到這種長年累積下來的便宜股票,究竟這筆資金應該繼續存?還是可以先獲利了結,尋找更好的存股標的?

閱讀更多

子女月花9萬送78歲母住高檔安養院…長照12年燒光積蓄母親還沒走「原以為孝敬也沒幾年了」

tCol 2023-02-08

楊月娥

子女月花9萬送78歲母住高檔 安養院 …長照12年燒光積蓄母親還沒走「原以為孝敬也沒幾年了」

長照是無法預知時間的未來路,只能往前走,不能後退,也無法重來。

閱讀更多

2年就花近100萬!父罹癌住安養院,48歲長女失業苦扛家計:若爸爸長壽,我可能就得賣房賣地

tCol 2022-12-17

謝冠賢, 李淑芬

2年就花近100萬!父罹癌住 安養院 ,48歲長女失業苦扛家計:若爸爸長壽,我可能就得賣房賣地

阿珍是我研究所同學,開朗熱情,是班上的開心果,工作受 COVID-19 疫情影響,無法帶團出國旅遊,兼因父親長期住在 安養院 ,有龐大醫藥費需支付,經濟突受困頓。有一天同學聚餐時,有感而發,與我分享她的內心故事:

閱讀更多

長輩看病老說不清症狀?試著先紀錄6件事,讓照護變容易,找回一家笑容

tCol 2022-11-25

偉文隨筆

長輩看病老說不清症狀?試著先紀錄6件事,讓照護變容易,找回一家笑容

根據統計,假如不是特別罹患某種急性疾病或意外,許多高齡長輩的健康狀況也許原本好好的,但忽然就在幾個星期內就急轉直下,變得非常衰弱而失能,所以若不是與長輩住在一起,甚至住在不同城市,除了常常打電話問候外,還是要抽出時間至少每個月見父母一次面。

閱讀更多

兒子驚人好轉成功拔管,轉去普通病房!醫嘆:他父母車壞成這樣都沒錢修,能一直照顧毫無意識的他嗎?

tCol 2022-11-14

唐貞綾

兒子驚人好轉成功拔管,轉去普通病房!醫嘆:他父母車壞成這樣都沒錢修,能一直照顧毫無意識的他嗎?

做過多次病情解釋的我,從未聽聞家屬拒絕器官捐贈的理由如此悲傷。

閱讀更多

還是懷念上班的時候!「有事做不用擔心錢,心裡有重心」…過來人嘆:提早退休真的比較好?

tCol 2022-11-01

吳明來

還是懷念上班的時候!「有事做不用擔心錢,心裡有重心」…過來人嘆:提早退休真的比較好?

過新年的時候,不少退休的同仁都會回承大科技跟我祝福,我們也會一起聊聊近況,當然除了對於新的一年,大家都會互相關心,也彼此祝福彼此身體健康。現代人都注意養生,我也會詢問他們退休生活還愉快嗎?彼此的互動相當良好。他們會跟我說:「吳總,還是懷念上班的時候,有事做不用擔心錢,心裡有重心,人也比較不會生病。每天上班的路程當運動,現在大門都沒有踏出一步,早上起來就坐在電視機前面,健康也每日遞減……」,我當下聽了就很緊張,這樣的退休生活真的比較好嗎?

閱讀更多

堅持「長輩最後的體貼」,她決定在安養院走最後一程!93歲醫師:沒留什麼財產才是為孩子好

tCol 2022-10-19

中村恒子, 奧田弘美

堅持「長輩最後的體貼」,她決定在 安養院 走最後一程!93歲醫師:沒留什麼財產才是為孩子好

55歲的奧田弘美與93歲的恒子醫師,一起針對「人生下半場」的各種「不安」,分享彼此的真心話。2020年1月,我們開始寫這本書時,恒子醫師在自家前面跌到,導致股骨頸骨折,於是辭掉了持續到九十歲的精神科醫師工作。手術後,恒子醫師恢復得非常良好,可以自己拄著拐杖走路,所以離開醫院回到家裡。寫這本書的時候,她一直在家中靜養。照服員一週3次到家中照顧,住在隔壁的長男夫婦也會幫忙,恒子醫師每天在家看電視、看書,生活過得很平靜。為了討論這本書的內容,她偶爾會寫電子郵件或打電話給我。不過,在8月中左右,恒子醫師突然全身無力,完全站不起來,再度被送往醫院。雖然沒有骨折,但是全身的肌力驟降,已經無法再拄著拐杖走路。長男夫婦馬上表示,想要接手照顧,打算把恒子醫師接回家。但是,恒子醫師希望到老人安養中心,很快就打電話給以前工作的醫院安排轉院事宜。目前,恒子醫師就在安養中心接受復健和療養。事情的原委,我讓大家看看恒子醫師寫給我的郵件。我已經91歲,只剩現在還能自主決定到安養中心,所以我自己打電話安排轉院事宜。聽到母親執意在安養中心終老,兒子和媳婦在情感上應該很難接受吧!但是,我不想兒子、媳婦和孫子看到我衰弱的樣子,也不想給他們添麻煩。這是我最後的願望和自尊,也算是無意義的逞強吧。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的前2個月,16歲少女為了成為醫生,隻身一人從尾道市前往大阪,走過動盪不安的時代,把兩個兒子養育成人,直到90歲為止,一直認真做好精神科醫師的工作。她深受6個孫子喜愛,卻決定在 安養院 度過最後一程。堅持「長輩最後的體貼」和「人生最後的分寸」,這就是恒子醫師的一貫作風。我與恒子醫師衷心盼望,這本書能夠對各位漫長人生的心靈之旅,獻上微薄的幫助。

閱讀更多

60歲進養老院,沒想到90歲還健在「人比存款更長壽」...細思極恐:6個故事,別太早住養老院

tCol 2022-10-11

陳艾妮

60歲進養老院,沒想到90歲還健在「人比存款更長壽」...細思極恐:6個故事,別太早住養老院

誰喜歡養老院?不管喜不喜歡,為自己規劃養老院,已成為人們的「人生規劃」的一個選項。那麼,誰該去養老院?幾歲適合去住養老院?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