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藥物

顯示第 26127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女強人「被分手」好痛,羞愧自己「太弱」不敢說…心理師:3步驟放下不適合的人、寬待自己

tCol 2023-06-12

林靜君談心室

女強人「被分手」好痛,羞愧自己「太弱」不敢說…心理師:3步驟放下不適合的人、寬待自己

熟齡時失戀引起的失落反應,常伴隨「存在焦慮」:不得不去正視對時間流逝、人事全非的傷感,意識到自己終將老化,對親人、對自己隨時可能死亡的焦慮、對「我就只是這樣了嗎」的惶惑不安……

閱讀更多

「帶狀皰疹」發作如火燒、電擊…每3人就1人終生至少感染一次!醫教防皮蛇「2種疫苗」這樣挑

tCol 2023-06-11

郭美懿

「帶狀皰疹」發作如火燒、電擊…每3人就1人終生至少感染一次!醫教防皮蛇「2種疫苗」這樣挑

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1萬2千人因「皮蛇」帶狀疱疹就醫,通常年紀越大,越容易發生,且據疾管署統計,台灣人每3人就有1人終生可能罹患至少一次的帶狀疱疹。由於帶狀疱疹是水痘病毒潛伏在神經節中,只要小時候得過水痘就有可能發作,尤其當處於壓力、免疫力低下、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更容易好發。醫師提醒,高風險族群可以考慮自費接種帶狀疱疹疫苗,遠離發病危機。

閱讀更多

足底筋膜炎只痛足底?醫揭好發部位,親授4招居家緩解

tCol 2023-06-09

NOW健康

足底筋膜炎只痛足底?醫揭好發部位,親授4招居家緩解

「當早上起床,踩出去第1步時,覺得特別疼痛!」這是許多足底筋膜炎患者的典型症狀。台大醫院復健部醫師林孟廷表示,民眾長期跑步過度使用、本身體重過重或是先天性扁平足或高弓足者等情形,都是造成足底筋膜炎的主要因素,若是生活習慣不改變,患者1至2年復發機率超過5成。

閱讀更多

清淡飲食也會中!高血脂症原因多,醫曝這樣做有效控制

tCol 2023-06-09

NOW健康

清淡飲食也會中!高血脂症原因多,醫曝這樣做有效控制

「藍醫師,我的膽固醇偏高很多年了,每次健檢都是紅字,但是我都沒有不舒服,應該不需要擔心或是處理吧?」這往往是門診病人共同的疑問。

閱讀更多

糖尿病、高血脂恐釀血栓風險!醫師教促進末梢血循防憾事發生

tCol 2023-06-09

NOW健康

糖尿病、高血脂恐釀血栓風險!醫師教促進末梢血循防憾事發生

糖尿病是國人10大死因之一,依據2017到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1%;根據國健署統計,全台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患者又常伴隨高血脂,一旦未將血糖、血脂控制好,不僅容易出現手腳麻木冰冷、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後續恐引發中風、心臟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足部壞死等合併症。

閱讀更多

血糖難控制?他罹患糖尿病5年,遵循醫師3指示,破除用藥偏見,終於穩定血色素指數

tCol 2023-06-06

照護線上

血糖難控制?他罹患糖尿病5年,遵循醫師3指示,破除用藥偏見,終於穩定血色素指數

想要把血糖控制好,飲食、運動、 藥物 缺一不可,根據臨床經驗,每十個糖尿病病人中大概有1至2個的服藥順從性較差,主要原因可能和副作用有關。

閱讀更多

迎「芒種」濕疹也報到!濕熱易引發皮膚「紅、腫、癢、痛」…中醫示警:愛吃這些食物恐癢死

tCol 2023-06-06

郭美懿

迎「芒種」濕疹也報到!濕熱易引發皮膚「紅、腫、癢、痛」…中醫示警:愛吃這些食物恐癢死

今(6/6)日是24節氣中的「芒種」,隨著梅雨季到來,高溫濕氣重形成濕熱環境,許多人因此皮膚發癢。醫師提醒,夏天易引發濕邪和熱邪,造成濕疹、痰多、食慾不振、胸悶、排便鬆散等症狀。除了改善外在環境降低誘發因子,飲食上也要慎防海鮮、芒果、荔枝、鳳梨等過敏食物,以免使皮膚搔癢加劇。

閱讀更多

1杯10元咖啡,讓他投身愛滋防治30年!臺大雲林分院副院長洪健清:盼疾病平權、終結愛滋

tCol 2023-06-02

郭美懿

1杯10元咖啡,讓他投身愛滋防治30年!臺大雲林分院副院長洪健清:盼疾病平權、終結愛滋

台灣在1986年首度發現愛滋病本土個案,在那個聞AIDS色變的年代,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洪健清卻是台灣少見早期就投入愛滋病防治的醫師,甚至曾親身試藥,體驗體愛滋病 藥物 副作用的強弱。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當時還就讀醫學院的他,立下照顧愛滋病患的心願?又是怎麼開始這條漫長的愛滋防治之路呢?

閱讀更多

女性50後尤其更年期,好發五十肩!如果3個動作,有2個以上做不到,就要當心

tCol 2023-06-02

陳炯瑜醫師

女性50後尤其更年期,好發五十肩!如果3個動作,有2個以上做不到,就要當心

聽說五十肩拉單槓就會好,是真的嗎?今天邀請關節治療專家陳炯瑜醫師來解答。

閱讀更多

巴金森病手指操:兩側手指頭有這2種不一樣,就要盡快至神經內科檢查

tCol 2023-06-01

照護線上

巴金森病手指操:兩側手指頭有這2種不一樣,就要盡快至神經內科檢查

「醫師,我一天得吃6次藥,應該怎麼辦?」65歲的李先生苦惱地說。那是一名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病人,轉診到我的診間時,已進展到第4期。奇美醫院神經內科楊浚銘醫師指出,病人原本使用左多巴胺,但是藥效波動的狀況很明顯,剛服藥時還可以正常活動,但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變得很僵硬,甚至動彈不得。我們的目標是減少他的服藥次數,並盡量維持跟之前一樣的動作流暢度。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