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老年

顯示第 29130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人生有三次「斷奶期」…73歲劉墉:拖孩子走半輩子的父母,常被孩子拖累一輩子

tCol 2022-02-11

劉墉

人生有三次「斷奶期」…73歲劉墉:拖孩子走半輩子的父母,常被孩子拖累一輩子

我曾經說過:「拖孩子走半輩子的父母,常被孩子拖累一輩子。」對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說是警惕,對下一代也是警惕。當你碰上從小總是拖著你、叫你起床,幫你穿衣服,為你背書包,每天送你上下學,還催你做功課,叫你上床睡覺的父母或祖父母,你也要警惕,會不會失去了自己的動力?

閱讀更多

皮膚乾癢、乾癬難耐,甚至影響睡眠品質!中醫:宜吃2食物,很快就能擺脫乾癢

tCol 2022-02-09

NOW健康

皮膚乾癢、乾癬難耐,甚至影響睡眠品質!中醫:宜吃2食物,很快就能擺脫乾癢

中醫師鄭愛蓮指出,近期門診中常遇到把冬季乾癢誤以為罹患乾癬的患者。究竟乾癢和乾癬存在哪些差異?事實上,乾癢只需要經過整個冬季跨至初春的保養與治療,就能完全恢復健康皮膚,而乾癬卻需要長達3至6個月的治療時間。

閱讀更多

人生難免意外,你能選擇不被擊垮!林靜芸:專注當下才是真勇敢,「快不快樂自己決定」

tCol 2022-02-09

林靜芸醫師

人生難免意外,你能選擇不被擊垮!林靜芸:專注當下才是真勇敢,「快不快樂自己決定」

外科手術有固定的風險,一般人總以為沒發生併發症才叫作好醫師。只是在專業界的認知,擅長處理併發症才配稱好醫師。手術併發症可能是術中大出血,可能是傷口無法縫合。處理併發症需要瞬間決策並精準執行,困難度爆表!也就是這種時刻,醫師的能力高下立現。

閱讀更多

走路6個月,能讓大腦年輕9歲!50後就這樣走路,預防糖尿病、肌肉萎縮、失智症

tCol 2022-02-08

黃惠如

走路6個月,能讓大腦年輕9歲!50後就這樣走路,預防糖尿病、肌肉萎縮、失智症

走路太平凡了,畢竟多數人都會走路,問題在於,你願不願意創造多走路的機會。最新科學發現,只要前腳接著後腳一步步往前走,走六個月,就能將大腦裡的時鐘往回轉。

閱讀更多

別把Omicron當感冒!這2類人重症率還是很高 疾管局前局長:台灣要和病毒共存要等「這時候」

tCol 2022-01-22

蕭婷方

別把Omicron當感冒!這2類人重症率還是很高 疾管局前局長:台灣要和病毒共存要等「這時候」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單日爆發82例本土確診,全台7縣市都有確診足跡,不明傳播鏈與感染源持續增加中。前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今受訪時直言,台灣已經無法靠精準疫調圍堵病毒擴散,只能尋求被動「減災」、難以主動「清零」,應觀察新冠病毒「流感化」的速度與趨勢,透過疫苗與抗病毒藥物,與病毒和平共處。蘇益仁強調,台灣仍有20%左右長者尚未接種基礎劑,且「65歲以上長者」及「高危險群人口」兩族群,即使接種完二劑仍有高比例重症率與死亡率,直言台灣目前還沒滿足與病毒共存的要件,呼籲民眾仍要確實防疫、儘速接種第三劑疫苗。

閱讀更多

一場大病後,她決定將名牌包收藏送網拍…銀髮族成二手拍賣大戶:我不想走後造成晚輩的麻煩

tCol 2022-01-22

福澤喬

一場大病後,她決定將名牌包收藏送網拍…銀髮族成二手拍賣大戶:我不想走後造成晚輩的麻煩

今年53歲的觀月優子(化名)去年在辦公室裡,突然肚子一陣絞痛,被緊急送醫後發現是腸道出血。她在醫院住院了3天後,身體逐漸恢復健康。 在住院這段期間,單身的觀月優子心想:「如果我晚一步被送到醫院,不幸死去,那些放在家裡的名牌包包、收集多年的音樂CD,還有古董飾品,該怎麼辦呢?」

閱讀更多

Omicron可望帶來群體免疫?台灣要「清零」或「與病毒共存」,得先了解這3件事

tCol 2022-01-21

林信男

Omicron可望帶來群體免疫?台灣要「清零」或「與病毒共存」,得先了解這3件事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傳染力更強的變異株Omicron,讓疫情前景,面臨更多不確定性,究竟該堅持「清零」或選擇「與病毒共存」,各界看法不一,難有定論。

閱讀更多

睡越久越好?60後睡逾8小時恐增退化風險!專家曝「6大年齡」睡眠時數:精神好就算睡飽

tCol 2022-01-18

翁申霖 整理

睡越久越好?60後睡逾8小時恐增退化風險!專家曝「6大年齡」睡眠時數:精神好就算睡飽

你一天的睡眠時間足夠嗎?多數人的印象是一天要睡到6~8小時,不過,這個觀念並不全然正確,睡眠時間應是依據年齡族群區分。專家提醒,經常沒睡飽除了會影響精神健康,還可能讓死亡率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高,千萬不可忽視睡眠品質的重要性。

閱讀更多

陳時中說「未來將縮短檢疫日期」 》若每個人將難逃確診的命運 為何還要高規格防疫? 動態清零、與疫共存大PK

tCol 2022-01-17

蕭婷方

陳時中說「未來將縮短檢疫日期」 》若每個人將難逃確診的命運 為何還要高規格防疫? 動態清零、與疫共存大PK

新冠肺炎(COVID-19 )全球爆發2年多以來,隨著高傳染力的新變種Omicron出現,許多國家防疫政策走向「與病毒共存」,引發「動態清零」與「與病毒共存」兩立場的論戰。以往,新冠肺炎確診者死亡率、重症率都不低,對未接種疫苗者有很大的殺傷力,可能造成醫療量能崩潰;目前,台灣社會出現新的聲音,認為Omicron疫情多輕症,不需要堅持清零,防疫要維持經濟生活的平衡。

閱讀更多

40後每10年少8%肌肉!拒絕肌少症必吃的「3種食物」再搭適度運動,讓肌肉長回來

tCol 2022-01-12

李易紓

40後每10年少8%肌肉!拒絕肌少症必吃的「3種食物」再搭適度運動,讓肌肉長回來

82歲王伯伯前幾年還能跟朋友去爬山,近年越來越少出門,活動力變差,不只走路搖晃,甚至已經跌倒過好幾次,經檢查後發現,王伯伯的小腿肚明顯變瘦、握力也變差,診斷是肌少症。

閱讀更多

3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