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5
伊莉莎白.德依
你會因此感到恐慌、害怕,不過一旦你讓這些情緒自然消退,等到困境的漩渦靜止,你會重新認識自己,也會看到這個世界是如此寬闊而美麗,有無窮無盡的機會可以嘗試各種事物。過去這段親密關係對我造成的局限,其實有很多都是自我限制,唯有將自己抽離原本的生活,我才能放下這些限制。
閱讀更多
2019-12-11
洪雪珍
失去就業動機,拒絕經濟獨立,靠爸靠媽,做啃老族,小胖有錯,爸媽也難辭其咎,在孩子該獨立時,剝奪他獨立的機會,等到孩子養成消極懶散的習慣,糾正很難。
閱讀更多
2019-11-21
揚生慈善基金會
據調查報告,台灣人每天生氣的人,約有15%,每週生氣的,約有60%,而生氣的對象,大都是家人。這些數字和我們的認知有相當的差別。
閱讀更多
2019-10-31
吳錫昌正念照護講師
在秀娟說出她的故事後,我停下來問了支援團體的所有家屬,你們在照顧的過程中,曾出現想逃的念頭嗎? 但又因禮教和道德而又壓抑自我,陷入痛苦的循環之中嗎? 我一點也不驚訝:在場的所有人,幾乎全部的人,都默默舉起了手......
閱讀更多
2019-08-22
林芷揚
約定的採訪時間一到,穿著年輕牛仔褲的廖玉蕙現身,輕輕走來,笑容堆了滿臉,眼睛彎彎的,說起話來字字珠璣,又幽默得十足親切。她是獲獎無數的散文作家、大學教授,回到家庭,是妻子、母親、婆婆,也是2個小孫女的阿嬤。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她一樣沒有少,平凡中卻品嘗出不凡的滋味。
閱讀更多
2019-03-04
台灣癌症基金會
「恭喜!新婚快樂!」四個月前的婚禮還歷歷在目,穿著漂亮婚紗走過紅毯,在大家的祝福聲中,一步步邁向人生下一個階段。
閱讀更多
2019-02-26
遠流出版
其實情緒真的可以訓練,所謂情緒維持幾秒,心情維持一天,性情終身打造,所以從情緒著手,改變心情,最後穩定成性情。
閱讀更多
2019-01-14
今周刊
來到50歲,人生大約已經過了三分之二,在財富追逐的競賽中,你的體力與心力漸漸出現疲態。就算50歲的你已經擔任公司高階主管,但若遇到像2008年的金融海嘯,或公司經營不善,要再找到一份薪水與原本相當的工作就極不容易。
閱讀更多
2018-08-15
林芷揚
全台約有76萬失智、失能、身心障礙家庭,家中的主要照顧者須承擔照護、經濟、婚姻等各方面壓力,身心俱疲!好消息是,台北市推出全國第一家結合「照顧咖啡館」的日照中心,提供辛苦的照顧者一個溫馨、舒適的喘息空間。
閱讀更多
2018-04-13
新自然主義
「房屋和人一樣,要健康檢查喔!」一開始,當我這樣說的時 候,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我不怪他們,就像當初我提倡「魚」 也要健康檢查一樣,總是有人會質疑,這樣會不會太多此一舉了?
閱讀更多
3/ 4
第 3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