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測驗

顯示第 41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88

做對3件事降失智症風險!儲存認知存款增加大腦韌性,即使大腦病變,也可能不發病

tCol 2021-03-23

劉秀枝

做對3件事降失智症風險!儲存認知存款增加大腦韌性,即使大腦病變,也可能不發病

有一回,在一個社團演講「假如我得了失智症」主題,現場的提問非常踴躍。有位社友問:「我有個住在美國的朋友付費做了檢查,被告知他將來會得阿茲海默症,他非常沮喪。請問您怎麼看待這件事?」

閱讀更多

癌母臨終一句話,他發上億元感恩金給400位夥伴!陳立恆:「謝謝」要在這輩子說

tCol 2021-03-23

黃亞琪

癌母臨終一句話,他發上億元感恩金給400位夥伴!陳立恆:「謝謝」要在這輩子說

走過百年一役的2020年,是「危」抑或「機」,端賴一念之間。聲譽縱橫全球,布局遍及歐美、日本、中國和東南亞等超過50多個國家,2021年是法藍瓷成立品牌20週年,從來不諱言營運起落的創辦人陳立恆,面對疫情衝擊首次娓娓道來當時心情、行動和未來轉型方向。逾兩小時對話間猶為記憶深刻的是,他罹癌母親臨終的一席話……

閱讀更多

百貨公司清潔工打掃17年,一生省吃儉用住33萬老屋,92歲去世留下2億多,他是怎麼做到的?

tCol 2021-02-22

摩根.豪瑟

百貨公司清潔工打掃17年,一生省吃儉用住33萬老屋,92歲去世留下2億多,他是怎麼做到的?

2014年有281萬3503人死亡,在這些人中,只有不到4千人的淨資產超過800萬美元(約合台幣2.2億元),而羅納.瑞德正是其中之一。

閱讀更多

原來我們與憂鬱這麼近!拒絕在一起「共享寂寞」,這樣做才能真正地聚在一起

tCol 2021-02-20

劉軒

原來我們與憂鬱這麼近!拒絕在一起「共享寂寞」,這樣做才能真正地聚在一起

當網路與空氣一樣普及,科技孤立是大眾皆知的文明病時,我們需要更多面對面的空間,真正地相聚,不是在一起共享寂寞。

閱讀更多

人生只有一次,凡事不必太計較!中年後遇到合得來的人用心把握,合不來就放心錯過

tCol 2021-01-29

艾爾文

人生只有一次,凡事不必太計較!中年後遇到合得來的人用心把握,合不來就放心錯過

很多時候我們把別人看得太重,把自己又看得太輕,所以才會事情發生時只為別人想,被傷到了還怪罪自己做錯什麼。好意,要用在也懂得那份好意的人身上,留給不知道要珍惜的人,也只是讓他們得寸進尺而已。

閱讀更多

獨立的人,能專注有興趣的事,感受氣定神閒!50後的成熟,是一個人更能承載住自己

tCol 2020-12-24

蘇絢慧

獨立的人,能專注有興趣的事,感受氣定神閒!50後的成熟,是一個人更能承載住自己

英國媒體BBC在二○一八年有篇關於〈孤獨的五個誤解〉文章中,提到社會神經學家約翰•卡西奧普(John Cacioppo)認為:「孤獨感是來自人類進化的結果,目的在於促使我們改善與他人的關係。用口渴感來比喻,你要是感覺口渴,就會去找水來喝。你要是感到孤獨就會去接觸他人。千百年來,人類一直過著群居生活以保證安全,因此與他人保持聯繫是一種生存機制。」

閱讀更多

忘東忘西,是失智症還是老化?10個日常行為自我檢測,了解後更安心

tCol 2020-10-08

李易紓

忘東忘西,是失智症還是老化?10個日常行為自我檢測,了解後更安心

50歲的李太太,在旅行社工作,英語非常流利,3年多前,她發覺除了英語能力大幅衰退外,也開始不想說話,而且經常忘記近期發生的事情,情緒也不穩定……,到醫院就醫檢查後,推斷可能是失智症中的早發型阿茲海默症。究竟是失智症還是老化,要如何判定呢?

閱讀更多

50後,善用3個習慣建立快樂公式,不經意地讓你每天擁抱好心情

tCol 2020-09-30

拉斯─約翰.艾格

50後,善用3個習慣建立快樂公式,不經意地讓你每天擁抱好心情

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分析,怎樣才能使人們更快樂、心情更愉悅。最常見的幾個建議是:我們應該要有充足的睡眠、多運動、多花時間待在戶外、進行冥想、培養人際關係、以及融入自己所處的社會。這本書的主要目的不是教你如何變快樂,也不是教你如何找到人生的意義,而是教你如何與他人更容易達成共識,因而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方法和技巧,來幫助我們實現特定目標。

閱讀更多

應付老後人生,日走萬步就健康?女兒指路:靠重訓刺激破壞再修復,肌力才會夠

tCol 2020-09-15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應付老後人生,日走萬步就健康?女兒指路:靠重訓刺激破壞再修復,肌力才會夠

一年多前,我為了改善五十肩問題走進健身房進行重量訓練,有幸我的女兒就是我的重訓教練,才有勇氣問些蠢問題,如果換是別的教練,說不定我會為了顧全面子,還不敢問呢!

閱讀更多

簡單工作做不好,以為失智其實是憂鬱 醫師:注意「非典型憂鬱症」症狀

tCol 2020-08-14

林芷揚

簡單工作做不好,以為失智其實是憂鬱 醫師:注意「非典型憂鬱症」症狀

62歲黃先生原在貿易公司負責進出貨工作十多年,受疫情影響遭裁員後,與太太商量,決定二度就業,於工廠任職。不過,上班已經超過一星期的他,對於簡單的機械性動作仍經常出錯,乍看似乎是失智的症狀,就醫檢查後,實際上是罹患了非典性憂鬱症。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