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小姑回娘家「初二待到初四」成夢魘…3個小撇步快速調適壓力!允許自己不當「好」媳婦

5個小姑回娘家「初二待到初四」成夢魘…3個小撇步快速調適壓力!允許自己不當「好」媳婦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對許多人而言這是闔家團圓、休息放鬆的好機會,但對受傳統習俗約束的媳婦們來說,卻往往有苦難言。

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近期就出現不少與過年相關的發文,有網友說自己有5個姑姑,媽媽因為是家中唯一媳婦,被阿嬤要求不准回娘家,而5位姑姑從初二待到初四,媽媽還得自掏腰包餐餐辦桌,每年都要花掉2~3萬元,成為他「從小到大的惡夢」。

也有自述是長媳的女網友發文,表示婆婆為每個小孩買房買車,唯獨他們夫妻住在老家,結果小叔缺東西就到家裡拿,甚至大喇喇帶外人來家裡打麻將,留下一堆垃圾,還抱怨大嫂愛計較,讓她面對到來的新年假期「社恐(社交恐懼症)又要發作了!」

 

日前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出現一篇貼文,抱怨自己5個姑姑是他「從小到大的惡夢」,由於媽媽是唯一的媳婦,每逢初二就被要求待在家裡,非但不能回外婆家,還得伺候回娘家的5位姑姑。而姑姑們從初二待到初四,媽媽得自掏腰包餐餐辦桌,每年都要花上2~3萬元。如今爺爺、奶奶都已過世,但姑姑還抱怨沒有娘家可以回,讓他直呼「別想要再佔便宜了.你們的嘴臉很難看!」

 

除此之外,也有網友自述是長媳,表示「身為大嫂就要做好什麼榜樣嗎?過年又要到,社恐(社交恐懼症)又要發作了!」因為婆婆幫每個小孩買房,唯獨他們夫妻住在老家,婚後小叔缺什麼就到家裡拿,甚至假日帶人來家裡打麻將到半夜、垃圾都不收,讓她對春節感到恐懼。

 

衛福部桃園醫院精神科醫師蘇柏文指出,華人文化重視家庭倫理與規範,包括大掃除、準備年夜飯、小姑回娘家等傳統年節習俗,成了某些女性生活中的「黃金枷鎖」,認為做完這些事才是「好」媳婦。

 

有些女性將家人的需要看得比自己重要,特別在農曆新年瑣事暴增、壓力爆表,各種身體不適如心悸、胸悶、頭痛接踵而來,甚至有失眠或情緒易怒的情形。

 

「適時疼惜自己,讓身心喘口氣,別把自我關照誤以為是自私!」蘇柏文說,很多女性心有千千結,卻經常忍著不說,其實身心健康才能真正陪伴所愛的人。

 

蘇柏文提到,女性在農曆新年常見的壓力來源,包括婆媳觀念差異、擔心招呼不周、親友成就的比較等;有些人則是難以掙脫文化習俗的束縛,選擇壓抑內心真實的感受與想法,日積月累便容易因為憂鬱或焦慮情緒,導致失眠或身體病痛而至身心科門診求助。

 

 

對於有責任感卻又不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女性,蘇柏文提出3個對策幫助自己壓力調適:

 

一、探索自己無法扮演「好」媳婦的3種情境

 

傳統文化中的三從四德或孝順被認為是一種美德,當僵化缺乏彈性時,就成為限制婦女自由的黃金鎖。不妨探索3種情境,比如當自己生病時、當自己必需加班時、當自己體力無法負荷時,允許自己無法扮演「好」媳婦。

 

二、練習為自己做些事

 

有些人習慣將家人親友的需要看得比自己還重要,總是忽略自己內心真實的期待與渴望,很少為自己完成心願。不妨問問自己,能否為自己做些什麼事,滿足內心的願望,比如每天給自己一杯咖啡的時間休息。

 

三、欣賞自己過去的付出

 

許多人只注意自己哪些地方做得還不夠,責難自己不夠努力,大部分的人在各種關係中都已經盡自己能力付出,不一定可以得到讚美或總是盡如人意。如果將目光轉移至自己過去的付出,給予肯定與欣賞,會更有力量面對生活中的不同挑戰。

 

蘇柏文提醒,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求無愧我心,接納每個人有不同的長處與脆弱,比較能擁有身心健康,才有力氣去照顧家人與摯愛。如果無形的壓力誘發身體病痛、失眠、焦慮憂鬱且持續影響生活,可尋求精神科醫師討論藥物治療或搭配心理諮商,幫助自己早日回歸健康生活。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