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養不可或缺養分!閱讀讓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讓孩子正向成長

閱讀,教養不可或缺養分!閱讀讓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讓孩子正向成長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趁著通勤上下班的時間閱讀寫作,原本近十年「滴書不沾」的我,後起直追,兩年之內,讀了超過一百本書,也寫下了破百篇讀書心得,我和好友甚至在社區成立了繪本故事班,為孩子們朗讀豐富有趣的繪本故事。

 

推廣閱讀和親子共讀的起心動念,其實並不是那麼的夢幻美好,而是來自於三大生命的業力。

 

其一,兒子生命的誕生,讓我從書中找到教養難題的解方;其二,鄰居母子生命的逝去,讓我投身關懷情緒心靈素養,期望呵護自殺防治的遠因;其三,母親對我生命的給予,卻在成長過程中與我相愛相殺,我一直想不明白,母親對我這麼好,為什麼還是會讓我覺得受傷?

 

過往衝突的回馬槍

 

阿睿出生後半年,爆發了動盪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原訂受邀於扶輪社的演講,被迫數位轉型改成了線上講座,為了鼓勵大家透過閱讀來成就更好的自己,甚至向下扎根,讓孩子從零歲起就能透過親子共讀穩定身心,我將演講題目定為「閱讀,讓我從困頓中找到幸福的力量」。

 

幸福?我的內心真的感到幸福了嗎?

 

講座鏡頭下的我,全身發燙,胸悶椎心刺痛,母女關係這千古變異的病株,隨著疫情發展,直攻我的心肺。演講的當下,我的心中,還扎著兩枝過往的回馬槍,那是母女衝突中,最猝不及防的兵器。

 

剛懷上第二胎不久,我家的冰箱,冰著全家最喜歡吃的紅葉蛋糕,中午聚餐後,我們母女兩家各自回家睡午覺,相約晚上一起切蛋糕幫我爸慶生。

 

午睡起床後,我突然身體不適,有些孕吐,阿萌發燒喉嚨痛,懷疑是腸病毒肆虐,我傳訊給母親說明我家情況,很不好意思地更改晚上行程,我提議要不各自晚餐,我和阿萌也稍作休息,晚餐後再一起來我們家慶生吃蛋糕好嗎?

 

我以為她會說好。

 

母親說,既然是我爸生日,父親是長輩,蛋糕理應要去「她家」吃,而不是在「我家」吃,她在訊息中下令,請我把蛋糕拿去「她家」。

 

我忍著身體不適,抱著滾燙的兒子,發燒三十九度的他,吃不下晚餐,若真是腸病毒,冰冰涼涼的紅葉蛋糕,正好派得上用場。

 

我還來不及盤算這顆蛋糕,母親再次下令,如果我真的出不了門,她會請我爸過來「我家」把蛋糕拿回「她家」,她會自己幫我爸慶生,至於蛋糕,她會再另外切給我們吃。

 

她把「家」分得很清楚,指令中,我也能洞悉長幼有序的尊卑禮節。我買的蛋糕,我想當好女兒,替我爸慶生;我也想當好媽媽,讓兒子吃點冰涼的食物,舒緩可能的腸病毒。然而,在女兒和媽媽的十字路口上,我只能選一個角色扮演。

 

腦筋轉啊轉的,一定能想出兩全其美的做法。

 

我向母親提議,我爸過來拿蛋糕的時候,我們先幫他慶生吧,順便切一點蛋糕給阿萌吃,看看吃冰涼的食物會不會舒服一些。

 

母親斷然拒絕。

 

我爸生日,壽星最大,壽星走到我家門口,連外套都不敢脫、包包也不敢放,只說我媽交代要把蛋糕直接拿走不能先吃,他隨即拿了蛋糕,掉頭就走,揚長而去。

 

隔天早上,我爸來我家,給了我一盒切出來的紅葉蛋糕,我抱著他痛哭失聲:「爸,對不起,昨天沒有幫你慶生。」

 

我爸拍拍我的肩膀,輕輕地說了一句:「沒關係,今天有吃到蛋糕就好了。」

 

冰涼滑順的奶油,配著眼淚,鹹甜鹹甜帶著一點膩,冰凍的是我的心,奶膩的是母親的倔。

 

阿睿出生時就是個胖小子,粗勇的體格,一般來說,任誰看了都安心,但他沉甸甸的體重,對已過花甲之年的母親來說,實在是個負擔。

 

有一晚,正當我爸交代先生該如何餵孩子吃藥時,母親抱著阿睿卻突然腰痠背痛,喊聲要先生趕快過去幫忙把阿睿抱走。但先生不知該如何打斷正在說話的岳父,只好靜靜地等我爸把話說完,再去接手阿睿,母親隨即暴怒,痛罵在場的所有男子。

 

這場家庭風暴,我人不在現場,不在現場的人要讀歷史,只能聽當事人重述,各說各話的羅生門,我難以拼湊真實的現場。從側面剖析,我看見的是一個無辜的嬰兒、一個突然腰痛需要協助的我媽、一個專心聽岳父說話的我先生,和一個沉浸在自己發言的我爸。

 

母親的腰痛骨傷,久病喪志,情緒不穩定,她抱怨年老體力大不如前時,也蘊含了無法盡全力幫我分擔育兒的感慨。

 

我當時修養不夠,沒看出來母親的這番縝密心思,一言不合,觸發了母女衝突,她隨即將我封鎖,一連好幾個月都不跟我講話。

 

阿睿的母體抗體漸消,我傳訊回報阿睿生病或發燒,她不聞不問;周末我傳阿萌遊玩的照片想逗她開心,她不讀不回;朋友做了她最愛吃的蘿蔔糕和甜點,託我爸拿去給她,她不吭一聲,一句謝謝都沒有;當我出現在她家,問起她給我的食材該如何料理,她轉頭就走,非要我爸轉述我的問題,她才願意開金口回應我爸,彷彿我只是空氣。

 

疫情漸漸升溫,我傳訊叮囑她勤洗手、戴口罩,沒事別出門亂跑,換來的依然是不讀不回的冷漠涼薄,澆熄了我一心想追討的母愛。

 

業力引爆,眼淚不爭氣地撲簌簌落下,母女之間相敬如賓或相敬如冰,盡力就好了吧,也許「道歉」和「原諒」是她的課題,我只是陪她修行之人,流下心痛欲絕的眼淚便是,情緒若再往前跨一步,就越界了。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我們母女能停在這裡,已是千百年的因緣。

 

閱讀是人生的養分

 

幾個月後,母親在佛寺看到了一張文宣,她終於解開封鎖,傳訊與我破冰:「妳要不要去聽這個講座?我和爸爸幫妳顧小孩。」

 

我一看講座資訊,是洪蘭教授的「閱讀與教養」,主講閱讀與腦神經科學之間的關係。閱讀會讓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會再次改變大腦,如此循環,讓孩子正向成長,所以閱讀是教養不可或缺的養分,於成人而言亦同。

 

 

一路走來,閱讀對我而言,就是這樣將我推向了覺察與實踐的道路。我一生能閱讀的文字量有限,但每當我困頓時、疑惑時、想不通時,總會有書籍與作者,穿越時空為我說明一切,當初若沒有閱讀觸發我的腦神經循環,這一遭修行我是無法走透的。回應生命叩問的閱讀,頓悟得最快最有效果,是融入骨血的精華,也是我想要善盡的綿薄之力。

 

當我有願,即使母女之間刀光劍影,也會因願力而和平;衝突,看似互相傷害,卻也是互相成就的隨順因緣。

 

這場講座,是我推廣閱讀的知識底蘊,也是我和母親之間破冰的象徵。願力大於業力,從那天起,網路上多了一個微小的閱讀推廣人――芬妮說書。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練習不聽話:30代女子的心靈獨立之旅,成就自己,也找回剛剛好的母女關係》,遠流文化出版, 劉馥寧(芬妮Fannie)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