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熟悉的畫面映入眼廉,在號稱「美食沙漠」的桃園,陳董的火鍋餐廳彷彿是沙漠裡難得的綠洲般,餐廳裡客人絡繹不絕。
遠遠的我看到他,在四、五百坪的空間裡,正忙著前後招呼客人。不管見面多少次,他的熱情依舊絲毫不減,即便是兩個餐飲科畢業的兒子,都已經能駕輕就熟的主掌餐廳的營運,許多事情他仍然想要親力親為,為往來的賓客打造最幸福的一餐。
▲經營涮涮鍋的陳董。
看著他這樣,對人以和、對事以真的生活態度,我終於知道了,為何他能多次被舉薦,成為國家官員的晚宴上,最重要的統籌策劃人的原因。
我上前與他打了招呼後便坐下來。
「你還不肯放手給你兒子接管啊?」我與他開玩笑道。
「唉唷,我也是希望把我四十多年的功力傳授給兒子。」陳董總帶著他那靦腆的微笑。
「來來來,難得有空,我們好好泡茶聊天,交給年輕人發揮就行。」邀請他坐下並歇息一會兒。
「好的、好的,馬上來。」陳董進到包廂裡頭準備著茶具。
我們很少時間能細聊家常,但在這一個多鐘頭的時間裡,聊到彼此的過去經驗,才知道原來他也是一位在自己工作崗位上非常認真,並且累積相當多社會經驗的北漂青年。
▲陳董的餐廳一角總備有待客茶席。
陳董是從小生長在彰化靠海邊的鄉下小孩,家中有五個兄弟姐妹,父親是公務員,排行老大的他,體恤父親負擔一家人的生活太辛苦,於是初中畢業後,便隨即到了台北半工半讀貼補家計。
高二時,陳董透過父親朋友的介紹,進入飯店上班,從「練習生」做起,也就是我們現在稱呼的「實習生」。他邊笑邊說,當時飯店業的月薪儘有400元,但是每天分到的小費,可以有30、50元!
這不得了啊!那個一碗餛鈍麵只要2塊錢,牛肉麵也只要6塊錢的年代,這在當時可是非常充裕的資金啊!
胼手胝足的精神,得到飯店老闆提拔,在當兵前,陳總就升至客房部當服務生,破了飯店界的紀錄,因為那個年代,沒有30歲根本不可能到客房部當服務生。
陳董打趣說道,某天他收到兵單跟老闆報告說他要去服役,可把老闆嚇傻了,老闆看著眼前這個刻意燙成捲髮、打扮成熟的傢伙,從來也沒想過他還是個未當兵的小伙子。
在37歲那年,飯店重新裝潢,老闆便把陳董由客房服務,升遷至餐廳做基層主管,也從此奠定餐廳的基礎。後來即使離開了這家飯店,他卻也從沒離開過餐飲業,一路被聘請為副理、經理.....等職,再到當時的台北縣一間難得一見的千坪喜宴廣場擔任副總。
57歲後,他開始出來創立自己的品牌,以平均每年一家分店的速度,攻佔餐飲市場,也在這市場中豎立起龍頭寶座的名聲。
陳總與我結緣的過程更是曲折離奇,據說他在擔任副總的期間,某天一位主廚分送了他一片普洱茶餅。原來的他一點也不愛喝普洱,因此便把這片茶一直放在一旁,彷彿被打入冷宮的妃子一樣。
有天剛好平時泡的高山茶沒了,一時之間又沒得補貨,於是才勉為其難的,翻了這位打入冷宮已久的普洱茶的牌兒。
誰知,茶湯下肚的瞬間,完全衝擊了他對普洱茶的刻板印象,茶湯顏色紅潤,不只好喝還沒有「臭脯味」(閩南語),完全不輸高山茶。從此他便開始進入到廣大浩瀚的普洱領域。
▲我們與普洱泰斗鄧時海老師的合影。
後來他在大陸書局買到當時還只有簡體版的《紅酒能,普洱茶為什麼不能》,陳總說這本書是他看過介紹普洱茶內容最豐富、最完整的,於是打蛇隨棍上,便從書上找到中華文化普洱茶交流協會的電話,一通電話聯繫了我,接著就直搗黃龍的殺到協會來了。
相識真的是一場偶然,後來也在他大力支持下,我的這本書才出版了台灣繁體版。
陳董因為愛好普洱茶,至今也是協會的一員。他說這6、7年來,協會一直致力於建立普洱文化,實在讓他非常佩服,但是他最開心的一件事,是在去年開始,有了一群年輕的普洱新貴們加入。
「傳承」一直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事兒,是他非常讚賞的,就像他在培養兒子為餐廳的接班人道理一樣。因為傳承的不只是一份事業,還是那謙卑、感恩的態度,對每件事畢恭畢敬的心。
▲傳承陳董餐飲事業的第二代。
我端著剛泡好的熱茶,看到茶湯反射著天花板映照的燈光,佩服陳董一直奉行的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陳董受到眾人敬重,自然不足為奇了。
一個小時稍縱即逝,窗外依舊飄著細雨,但相契之心,讓我們再聊下去也不嫌長。
「 一杯熱茶暖的是身,
一份真情暖的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