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王國日本的啟示:讓座是出於同情的施捨...我們靠3大觀念,成為讓所有人喜愛的大人

高齡王國日本的啟示:讓座是出於同情的施捨...我們靠3大觀念,成為讓所有人喜愛的大人

據調查統計,在台灣地區每年有1/3的65歲銀髮族跌倒,且此比例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

文/蘇達貞

 

一般人可能都認為銀髮族患有肌少症和骨質疏鬆症是正常的老化現象,因而無可避免的「不慎跌倒」。大部分的醫院照護人員也都會提醒住院病人避免非必要的下床活動,來避免可能的「不慎跌倒」。病人在醫院跌倒的案例被比照成路上的交通事故、或是在海邊溺水事件一樣的來預防,成了醫院管理優良與否的一項評鑑指標。

 

因此,多休息、能夠躺就不要坐、能夠坐就不要站、能夠站就不要走、能夠走就不要跑,這樣的概念就成了現今醫療體系、長照中心、家中親人、甚至銀髮族本身矯枉過正的思維。

 

其實應該是反過來,多運動、能夠坐就不要躺、能夠站就不要坐、能夠走就不要站、能夠跑就不要走,才是現代銀髮族該有的生活態度。

 

在老人王國的日本,他們的銀髮族也和大家一樣站在車內,很少人會主動讓位,會接受別人讓位的銀髮族更少。

 

社會的風氣和銀髮族本身的認知已是「要活就要動」、「站著比坐著健康」、「姿勢影響態度,態度決定高度」,有尊嚴的和大家一樣健康的站在車內,是表示自己老當益壯,讓座不再是一種尊敬長者的傳統良好習俗,而只是出自於同情而做出的施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預估,到2020年,憂鬱症和心血管疾病將成為銀髮族最為迫切的課題。

 

國內的研究也指出,銀髮族的身體活動量與心肺適能有顯著正相關,高身體活動量和高心肺適能的銀髮族有較佳的生活品質,生活品質越高,其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就愈低。

 

換言之,銀髮族應盡早規劃提高身體活動量來減緩因老化所可能造成的疾病、傷害,或死亡。

 

但國人欠缺針對銀髮族的體適能教育,一項針對我國高齡族群的「身體活動量表」(physical activity scale for the elderly, or, PASE),所做出的調查結果顯示出高齡族群者的活動以坐姿活動者居多,其他依序為走路與輕度活動,至於中度、激烈和肌耐力等有氧運動則非常欠缺。

 

也就是說,我國高齡族群的身體活動型態以室內靜態活動、家庭勞務為主,戶外活動也大都僅止於走路、散步等輕度活動。

 

類似球類活動、登山、越野、慢跑、腳踏車、溯溪、游泳、划船等,這些需要高強度肌耐力、心肺耐力的戶外休閒運動,僅少數的高齡族群有養成固定的參與習慣。

 

又根據內政部的統計,我國人在2015年的平均壽命已超過80歲,相較於2014年,平均壽命增加了0.36歲,依此趨勢來推算,現今台灣的中高年齡族群活到100歲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但另一項統計數字卻指出:「台灣銀髮族的平均長照時間是10年」,未來沒有即早規劃提高身體活動量來減緩因老化所可能造成的疾病與傷害的銀髮族,他所增加出來的壽命可能是躺在病床上的長照壽命!而不是享受健康人生的壽命!

 

銀髮族夥伴們、不要老是躺在床上、坐在窗前、站在門口,出來運動、登山、越野、溯溪、游泳、划船吧!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