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牙齦流血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0

73歲嬤沒三高「連感冒都少」,鷹眼醫靠「一片瘀青」揪出她有白血病!4病徵出現就要注意

tCol 2024-03-12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

73歲嬤沒三高「連感冒都少」,鷹眼醫靠「一片瘀青」揪出她有白血病!4病徵出現就要注意

操著一口流利台語的楊金鑾阿嬤,已屆73歲高齡,她說自己年紀雖大,卻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甚至連感冒都很少,然而沒想到一生病就是大病。

閱讀更多

澳洲交換生「誤食老鼠藥」一度命危!親吐「不是台灣小吃害的」…專家:中毒切記自救3步驟

tCol 2023-04-29

中時新聞網 記者何立雯

澳洲交換生「誤食老鼠藥」一度命危!親吐「不是台灣小吃害的」…專家:中毒切記自救3步驟

今周刊編按:澳洲一名24歲的澳洲昆士蘭大學生肖雷(Alex Shorey)來台當交換生,3月因誤食老鼠藥中毒命危,不過經北醫醫療團隊急救後,目前情況轉好穩定,4/28已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而該名交換生表示應該與台灣街頭小吃無關,但也不明白怎麼會接觸到老鼠藥。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表示,台灣的滅鼠藥成分以「抗凝血劑」居多,若是人誤食的話,也可能會發生出血症狀,建議盡速就醫治療。

閱讀更多

每掉1顆牙,中風機率多1.5%!醫籲正確潔牙觀念護心腦:最怕錯誤使用「沖牙機」

tCol 2022-11-01

郭美懿

每掉1顆牙,中風機率多1.5%!醫籲正確潔牙觀念護心腦:最怕錯誤使用「沖牙機」

牙齒對人體重要性不亞於心臟,曾有研究指出,74歲還有全口自然牙的人,活到100歲的機會相對高;反之,若是65歲以前就缺牙5顆以上,不僅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以及糖尿病風險增加,預期餘命也會因而受限。近年研究則進一步發現,每掉一顆牙,包括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缺血性中風等風險就會提升約1.5%;65歲以前缺牙5顆以上,需多提防可能引發的心血管危機。

閱讀更多

牙周病易致心肌梗塞!4點教你10秒判斷是否有牙周問題,一旦有疑慮快就醫

tCol 2021-04-28

林昶興

牙周病易致心肌梗塞!4點教你10秒判斷是否有牙周問題,一旦有疑慮快就醫

牙周病不僅僅是牙周問題,甚至可能導致心肌梗塞、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還是健康口腔的兩倍,可以說口腔其實就是身體健康的照妖鏡,那到底該如何預防及治療呢?

閱讀更多

口腔決定我們會不會得「癌症」?醫師:避免導致大腸癌、細菌繁殖,刷牙時要留意4件事

tCol 2021-01-01

小垣佑一郎

口腔決定我們會不會得「癌症」?醫師:避免導致大腸癌、細菌繁殖,刷牙時要留意4件事

在過去的認知中,便秘容易導致大腸癌癌症,因此建議大量攝取膳食纖維。但最近卻在多數大腸癌癌症患者的腸道內發現「具核梭桿菌」,是一種時常存在口腔中的菌種。

閱讀更多

一不小心,牙周病可能找上門 完整解析「植牙假牙」的清潔與保養,50歲後必看

tCol 2020-11-03

沈瑞文

一不小心,牙周病可能找上門 完整解析「植牙假牙」的清潔與保養,50歲後必看

自然牙怕蛀牙,那不用擔心蛀牙的假牙,想必無所畏懼吧。但假牙絕對不是不做好清潔的免死金牌,一不小心,牙周病可能已經找上你!

閱讀更多

牙齦發炎不是簡單事,恐致慢性疾病上身!白雁教這招天天做,3分鐘全身都健康

tCol 2020-09-29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牙齦發炎不是簡單事,恐致慢性疾病上身!白雁教這招天天做,3分鐘全身都健康

據統計,高達9成國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有的人每天刷牙3次,平時不吃甜食,也沒有蛀牙,卻不知道自己有牙周病。還有很多人對牙齒諱疾忌醫,碰到牙齦紅腫、流血、疼痛,就自己吃藥消炎止痛,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輕易看牙醫,也自動忽視口腔有慢性、持續的感染發炎。

閱讀更多

牙周病易釀肺炎!出現5症狀速就醫,研究:也容易中風、糖尿病、心臟病

tCol 2020-03-31

NOW健康

牙周病易釀肺炎!出現5症狀速就醫,研究:也容易中風、糖尿病、心臟病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全球陷入病毒恐慌,一旦有民眾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各醫療院所無不如臨大敵。但發燒除了新冠肺炎外,常見的細菌感染、微生物感染,甚至是牙周病都有可能引起肺炎導致高燒。

閱讀更多

夏季護膚必補7大營養素,找回水嫩彈性肌膚

tCol 2018-07-05

華人健康網

夏季護膚必補7大營養素,找回水嫩彈性肌膚

溽暑夏季,愛美女性最怕皮膚曬黑及缺乏彈性,營養師指出,皮膚保養最佳方法必須內外兼備,其中營養攝取即是內在維護非常重要的一環,建議應掌握「水嫩彈力7大營養原則」,才能由內而外散發光澤,讓肌膚水嫩動人。

閱讀更多

每天靜坐掃毒  身體機能復原快

tCol 2016-02-04

孫蓉萍

每天靜坐掃毒 身體機能復原快

許多人年輕時拚事業,病痛纏身時,才懊惱自己忽略了健康。其實每天只要花一點點精神,就能在工作和健康之間取得平衡。《今周刊》請教了四位資深中醫師,看他們如何根據老祖宗的醫學智慧,透過簡單的方法,讓身心靈都舒適愉悅。

閱讀更多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