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7
好房網News記者黃暐迪/綜合報導
編按:已故香港女星沈殿霞與鄭少秋的愛女鄭欣宜在上月(5/30)年滿35歲,正式繼承母親留下的6000萬港幣(約台幣2.3億元)遺產。2008年沈殿霞過世時,鄭欣宜年僅21歲,擔心女兒年輕揮霍,沈殿霞生前特別留下遺囑,要求女兒要年滿35歲才能動用遺產,並叮囑女兒做個有用的人。歷經漫長的14年等待,鄭欣宜終於迎來35歲生日,但她並未大肆慶祝,生日當天也僅簡單發文:「多謝大家的祝福!今天35歲lu~ 祝自己和我愛我的人都身體健康、天天都有值得開心的事情發生。」其實媒體年年都在倒數鄭欣宜的35歲生日,多年來數度誤傳,去年8月她出席活動時就曾對繼承遺產一事做出回應,表示「很搞笑,20幾歲出一次,30歲又出一次,其實不斷改我年紀,我覺得無所謂」。認為只要扮演好表演者的角色,做好自己的工作、唱好歌,真心喜愛她的歌迷就不會離去。如今鄭欣宜已在香港樂壇闖出優異成績,演唱會門票幾乎場場秒殺,不靠父母光環庇蔭,早已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閱讀更多
2022-06-24
陳玟均
事業心強的女性,婚後往往要面臨家庭與婚姻兩難兼顧的壓力,如果妳剛好又有一位主見很強的婆婆,那更是雪上加霜。我和我的婆婆在過去的十五、六年來,關係一直十分緊張,直到近幾年,我自己觀察發現,或許是因為我們兩個太像了,不僅外型相似,性格也都極有主見,直來直往、從不忍氣吞聲。因此,強強碰撞的結果,如果不是英雄惜英雄,就只能是互看不順眼了。
閱讀更多
2022-06-24
林靜宜
張淑芬是由姨媽帶大,從小就比同齡早熟,每當看到一片墓塚,都有繁華落盡,過盡千帆的寧靜之感,「我不會因為缺少而遺憾,卻常因得到而歡喜。」她認為,人要珍惜, 尊重 自然,對他人與萬物賴以生存的環境要有益處,所以她推動減少資源浪費的惜食、節能節水課程,號召大家幫助弱勢的那些專案,都可見其殊途同歸的生命觀。
閱讀更多
2022-06-24
陳玟均
我的母親很早婚,我又是家中第一個小孩,所以我們的年齡差距很小,彼此之間沒有所謂的親子代溝,很多時候她倒更像是我的朋友,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好幾次她看著我感嘆地說道:「妳這麼聰明,如果當初不要休學,書讀高一點,也許就不用過這麼多辛苦的日子。」我也會附和地回答:「對啊!早知道那個誰誰誰跟我求婚的時候,我就嫁給他當少奶奶就好了。」
閱讀更多
2022-06-23
許皓宜, 凌柏瑋
如果你要我說當初為什麼去死,我實在無法回答你;我只是好奇你們有沒有問過自己,人到底為什麼要活著?
閱讀更多
2022-06-20
魯先聖
有人說,童話都是騙人的。不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日子過成童話。如果一個人相信自己生活在童話的世界裡,他的人生就會充滿希望,也就永遠不會陷入絕境。
閱讀更多
2022-06-17
林依晨
有位電視臺長官每隔一陣子看到我都會說:「哎喲~妳怎麼好像都沒有改變,永遠都是一副孩子氣的樣子?一點大人樣都沒有。」
閱讀更多
2022-06-16
中時新聞網 林毅
「白頭偕老」是許多情侶結為連理後希望可共同生活、互相扶持到老的古語,但如今卻是越來越難做到。近日有網友分享一張照片,一對滿頭白髮的老夫老妻在路邊吃飯,阿嬤一個舉動讓網友忍不住直呼「是真愛」。
閱讀更多
2022-06-09
北川舞
在我的印象裡,閃亮的老爸是個不苟言笑的人,從小對孩子的教育嚴格且重紀律,在他的人生字典裡沒有「認命」這兩個字,只要肯努力,沒有什麼難得倒自己,在這種價值體系的養成下,當然也不該會有任何事可能難倒自己的孩子。他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完整的體現在亮亮的成長歷程裡,也讓一位美麗的公主帶上了隱形的針刺。只不過,生命始終是段充滿了意外的旅程,即便規劃的再好,防範地再嚴密,也會有不受到控制的變數發生,而我,正是那個完全不在預期內的意外,抑或是那種被稱之為病毒的東西。對於這個意外,他打從心底無法接受,更不能理解自己一手調教出來的優秀女兒,怎會嫁給一個平凡到不行的魯蛇男子,倘若不是因為女兒的堅持,他打死也不會同意這門婚事。對於我,他有萬般的無奈,因此,別說是閒聊了,基本上連搭理都不太想搭理,但坦白說,他的心情我能體會,甚至沒有太多的怨懟,只能說人生沒有交集一切無須強求。不過,這景況看在閃亮的眼裡倒是不太能接受,畢竟,這就彷彿像是自己的選擇被打了一槍,以至於每回一次娘家就得回來向我吐一次苦水:「我爸怎就那麼想不開啊,竟然我嫁都嫁了,為何不能坦然去接受你呢!況且大部分的人不都會愛屋及烏嗎?他那麼疼我,為什麼就不能順便疼你一下,就算疼不下去,至少也把你當個正常人來看待吧,怎就是能把你當成空氣般的直接無視,不聞不問也不愛搭理,連最基本的人情義理都做不到呢?」
閱讀更多
2022-06-03
郭美懿整理
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年適逢疫情高峰,更讓人不少人在遺憾中倉皇告別。知名主持人于美人昨深夜在臉書分享一個小故事,提醒大家「 尊重 並接受每個人表達哀思的方式,讓他在生與死的過渡中,完成自己的儀式。」
閱讀更多
25/ 30
第 2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