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確診症狀》Omicron、alpha與感冒流感不同!發燒、頭痛、喉嚨痛...重症3前兆恐染毒快快篩

新冠肺炎確診症狀》Omicron、alpha與感冒流感不同!發燒、頭痛、喉嚨痛...重症3前兆恐染毒快快篩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本土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從2020年2月爆發延燒將近兩年,確診個案再度來到高峰,這波爆發主因就是Omicron!該變異株與去年所面對Delta病毒株不同,傳播力較強、突破性感染機會高、症狀相較輕微,其中Omicron亞型BA.2傳染力又更高,但隨著病毒的變異,感染後表現症狀也有不同。

 

新冠肺炎症狀有哪些?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資料顯示,罹患新冠肺炎的確診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1.發燒

2.肌肉痠痛

3.疲勞、全身無力

4.咳嗽

5.噁心

6.腹痛、腹瀉

7.鼻塞、流鼻水 

8.嗅味覺異常 

9.頭痛

10.呼吸困難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到 2021 年,從最一開始疾管署防疫醫師鄔豪欣認為,流感跟新冠肺炎的症狀的確很相似,但「新冠肺炎比較不會肌肉痠痛」,可以用這個來判斷是不是感染者。

 

但仔細看這些「新確診個案」的症狀,也有許多人出現了肌肉痠痛、疲勞等症狀,甚至也有人只是流鼻水、鼻塞的「小感冒」症狀,還有人是「完全沒症狀」的狀態,表示新冠病毒已經開始變異,已經無法用單一症狀來判斷自己是不是感染。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則表示,罹患新冠肺炎的人出現的症狀範圍非常廣泛,從輕微症狀到嚴重疾病都有。症狀可能在接觸病毒後2–14天出現,而且任何人都可能會出現從輕微症狀演變到嚴重症狀的情形。

 

新冠病毒變異株症狀比較:Alpha和Delta病毒有什麼不同?

 

感染Alpha英國變異病毒株的症狀有哪些?

 

1.發燒

2.持續咳嗽

3.失去嗅味覺

4.頭痛

5.疲倦

6.喉嚨痛

7.腹瀉

8.皮膚紅疹

9.手指、腳趾變紅或變紫色

 

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資料顯示,認定新冠病毒主要有三大症狀:發燒、持續咳嗽、失去嗅味覺等,而英國的臨床醫療人員也發現,除了以上三大症狀外,也可能會出現頭痛、疲倦、喉嚨痛、腹瀉等症狀。

 

而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今年(2021年)所統計的症狀,更把皮疹列為典型症狀之一。

 

在英國的確診者中約有20%的患者出現皮疹,皮疹症狀包括出現幾小時就消失的蕁麻疹,尤其在眼睛或嘴唇邊出現的搔癢或塊狀浮腫就要小心。

 

另外也有可能出現水痘型的皮疹、手指腳趾變紅或變紫色,如凍瘡的變色。

 

 

感染Delta印度變異病毒株的症狀有哪些?

 

1.發燒

2.咳嗽

3.喉嚨痛

 

最近侵台的Delta變異病毒,從各國經驗發現,它的傳播力高,更是導致英國延燒解封的主因,短短時間內迅速成為世界的主要病毒株,世界衛生組織(WHO)在6月17日記者會中警示,印度Delta變種病毒株是目前為止適應能力最強的變病毒株,症狀表現更像是重感冒,而確診者較不會出現嗅味覺異常、腹瀉,反而出現頭痛、喉嚨痛等症狀的機率較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目前新加坡學者有進行英國變異株、或印度變異株的個案,實際進行資料蒐集,依照症狀表現,可以看到以新加坡報告中,發燒70%、咳嗽46%,這兩個還是比較重要的臨床表現。

 

所以如果有這兩個症狀,加上會有鼻塞、流鼻水的症狀,那還是要盡速篩檢,來確定是不是得到這樣的相關病毒。

 

變異株病毒Alpha和Delta比較表

 

感染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症狀有哪些?

 

從南非開始竄出的Omicron ,短短時間內就開始取代Delta成為世界主流的變異病毒株,與先前的Delta株相比Omicron症狀跟感冒、流感更加接近,症狀也相較輕微,過往常見的發燒、嗅味覺異常的狀況減少。

 

依據各國經驗來看,住院率、重症率確實有下降,初期症狀會在染疫2天後迅速出現,持續維持5天左右,突破性感染的情況明顯增加。

 

根據英美、南非的Omicron病例統計,患者染疫後最常見的初期症狀分別有:

 

1.喉嚨疼痛

2.腰酸背痛

3.流鼻涕、鼻塞

4.頭痛

5.疲憊

6.打噴嚏

7.夜裡盜汗

8.肌肉痠痛
 

研究也發現Omicron病毒對肺部的侵略性較低,林口長庚新興病毒中心主任施信如說:「從香港大學、歐洲、美國發表論文指出,他們用不同系統做出來結果,Omicron病毒在肺部複製的能力較差、免疫致病性是比較低,臨床上的統計看起來輕症的比例多、住院率降低。」

 

感染OmicronBA.2變異病毒株的症狀有哪些?

 

從2022年開始主要都是以Omicron疫情為主,但統計下來發現高達9成染疫的患者都是輕症、無症狀居多。

 

Omicron病毒又可分為BA.1、BA.2、BA.3,過往講的Omicron主要指的都是BA.1 佔世界流行的病毒株,但隨著疫情演變,BA.2的病例數逐漸上升,甚至超越BA.1。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指出:「BA.2的確在受體結合位置有明顯變異,跟BA.1相比有差異,但在毒性上有目前沒有證據有變毒的跡象。」從美國CDC監測中發現BA.2與BA.1引發的疾病嚴重程度沒太大差異,主要感染之後常見症狀還是頭痛、喉嚨痛、打噴嚏、流鼻涕、身體疼痛。

 

但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指出,認為BA.2還有另外兩個較不同的兩個症狀:

 

1.頭暈
2.疲勞

 

Omicorn亞型BA.2是什麼?BA.2有兩大不同新症狀!

 

尤其BA.2傳播力確實比BA.1增加約30%,但黃高彬強調:「BA.2很多特性都跟BA.1很相近,美國CDC報告強調雖然BA.2傳播力比較強一點點,不會像Omicron出來時剛出來劇增病例,且臨床症狀並沒有比BA.1還嚴重。」

 

新冠肺炎症狀和感冒、流感很像,該如何區分? 

 

從各國的統計數據都可以看出,新冠肺炎所出現的症狀與流感,甚至是普通的感冒都非常像,所以單靠症狀是沒辦法判斷自己是不是新冠肺炎的。

 

不過,新冠肺炎有2點跟流感不一樣,一個是「潛伏期比較長」,一個是「會有下呼吸道症狀」。

 

一、潛伏期比較長

 

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流感的潛伏期大概在1~4天左右,病程大概在7天左右,而且變嚴重的速度非常的快,可能昨天還好好的,今天就突然發高燒、全身痠痛、或是其他任何不舒服到無法出門;所以如果「突然」不舒服,很有可能會是流感。

 

而新冠肺炎的潛伏期比較長,可能有1~14天左右,病程可能會拖到幾週、幾個月以上,所以除非有慢性疾病,否則病程不會這麼快就惡化;一開始可能會先有一點小症狀,然後慢慢越來越不舒服,持續3天以上都沒有改善,就可以懷疑是不是新冠肺炎。 

 

二、有「下呼吸道」症狀

 

不過,針對那些「沒有」症狀的人來說,自己應該怎麼判斷是不是有肺炎?

 

其實還是有一些小細節。

 

在那些「沒有症狀」的人身上,也有一部分透過X光或電腦斷層,會看到「肺炎」,所以「沒有症狀」其實是指沒有「全身」或是「上呼吸道」症狀,但可能有一些下呼吸道的症狀。

 

下呼吸道是指氣管、支氣管及肺部,如果症狀輕微,可能不見得會出現相關的症狀,但如果有症狀,也很可能會跟其他疾病的症狀搞混: 

 

1.胸悶、胸痛。
2.咳嗽時胸骨後方疼痛。
3.走路會喘、講話會喘。
4.身體莫名燥熱,或特別容易覺得冷。 

 

所以,如果出現這些看起來像「沒有症狀」的症狀,其實也可能跟新冠肺炎有關,如果再加上自己有接觸史、旅遊史的人,或是症狀持續 3天以上沒有好轉、甚至惡化,最好還是到醫院去進行篩檢比較安心。

 

只是有些患者沒有警覺性,時間拖太久等到確診時已經出現嚴重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嚴重的甚至可能出現多重器官衰竭、休克等。

 

依據目前的流行病學資訊,患者大多數能康復,但也有死亡病例,死亡個案多具有潛在病史,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腎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等。
 

新冠肺炎、感冒、流感症狀差異比較表

 

出現上述疑似新冠肺炎症狀要不要去篩檢(或自行篩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感控室主任張科表示:「如果是單純感冒的症狀,去藥房買藥吃一吃成藥通常都會好,不需要太多慮,除非吃了2–3天都沒有好,就該去看醫生,診所醫生會經過專業判斷,也許判斷是感冒,如果判斷不出來就轉介到篩檢站。」

 

而依照不同的所在縣市的風險來看,也會有不同的做法,像是雙北因疫情嚴峻,連台北市長柯文哲坦言:「潛在的感染源那麼多,疫情有被控制但沒有撲滅,這在個情況必須把身邊的人假想可能是確診者。」

 

張科提到:「如果是在雙北市比較熱區的地方,已經有呼吸道症的話,其實就直接去篩檢,因為這些地區篩檢站非常的多。」

 

隨著疫情變化,「居家快篩」也變得很普及,許多個案都是民眾自行快篩而發現,快篩確實可以幫助找出社區潛在的個案,但在什麼情況下應該使用居家快篩呢?

 

李柏鋒小兒科家醫科診所院長李柏鋒醫師就以常見的五大類情況做為區別:

 

無症狀者:不需要特別篩檢有些民眾擔心自己是無症狀感染者,如果一般在家上班的民眾不需要篩檢。

有症狀者、無明確接觸史:可以考慮使用居家抗原快篩(鼻腔)、居家核酸檢驗(鼻腔))、診所自費抗原快篩(鼻咽)等方式進行篩檢。

有症狀者、且有接觸史:請諮詢醫師可至醫院做PCR、抗原快篩。

無群聚史的企業:可做企業快篩,抗原陽性再轉介至醫院做PCR複檢。 

已有群聚史企業:可同時做抗原快篩、PCR。

 

新冠肺炎重症3大徵兆

 

由於出現多起輕症的確診隔離者突然過世的案例,也造成大家的恐慌。

 

對此,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暨重症醫學會副理事長陽光耀建議,在居家、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進行隔離的人,請每天監測以下數值,一有異常就通報或是尋求醫療協助:
 

血氧濃度:要維持在95%以上。

血壓:要維持在120/80mmHg以下。

體溫:要維持在攝氏37.5度以下。 

 

新冠肺炎常見問題

 

1.想要快篩怎麼做?現在有居家快篩嗎?

 

目前已經開放居家快篩,從藥局都可以自行購得,如果居住在疫情熱區也可以留意是否有設置社區快篩站,另外,各大醫療院所也可以預約進行PCR篩檢。

 

2.曾到過確診者經過的地方該怎麼辦?

 

如與確診個案於症狀發生前3天至隔離前有過密切接觸(如同住、共同用餐,或會面對面 15 分以上接觸),請先留在家中自我隔離,等候衛生單位通知。

 

3.已打完兩劑疫苗,為什麼面對變異株還是有突破性感染?

 

隨著時間體內的抗體慢慢下降,專家認為除了要補打第三劑外,疫苗不再只是防感染而是防重症。

 

文、圖/盧映慈、王芊淩、彭幸茹

 

延伸閱讀

 

COVID-19/兒童染疫後腦炎為什麼如此致命?典型7大症狀提早警覺

0~6 歲是兒童發展健康的黃金期!認識孩子每一階段的成長軌跡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