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給我的9個啟示:兒孫自有兒孫福,老夫老妻總有散會時候,寬心坦然面對死亡吧

癌症給我的9個啟示:兒孫自有兒孫福,老夫老妻總有散會時候,寬心坦然面對死亡吧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人是靈魂與肉體的結合,兩者兼顧,病情才容易改善。假如您一直注意肉體上癌症的摧殘,卻忘了心理、情緒上的管理,病情將不會持久改善,雖一時之間可能因另類治療法而有曇花一現的效果,最終還是會轉惡或復發。但假如一直追求靈魂問題而忽略肉體需求,難免也會早死。

 

肉體與靈魂是一體兩面、不可分的有機體,可是我們往往認為靈性問題較「高尚」,所以像瘋名牌般地苦苦追求,這其實是一種迷失(思)。事實是:肉體是用來呈現靈性問題的,比如說,容易受汞毒殘害者往往呼吸很淺,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做事太積極且放不下,他們潛意識裡覺得「自己做事可勝過上天安排」,所以忘記好好深呼吸,甚至鮮少放鬆喝杯水。深呼吸能幫助排毒,經常喝水也可以排毒(一次200至300西西,一天至少七、八次,若有做溫熱療法流汗則要喝更多),盡人事(主動負責)、聽天命的態度,將讓自己可以更容易放鬆,也有助於排毒。

 

再從不同角度來看:思慮太多會消耗掉鋅——對免疫系統與味覺相當重要的營養素,受到情緒衝擊的對應腦部區域也會消耗掉菸鹼酸,導致血管緊縮,所以補充鋅與菸鹼酸雖然有所幫助,但若不同時改變心性,此營養素的邊際效應就會愈來愈低,最終失效。

 

就肉體而言,不用討論到癌症患者,一般亞健康或其他輕病者中,只做療法、不顧心法的人在身體狀況的進步上往往會停頓下來。所以囉,重如癌症者一定要顧心法——最重要的是,脫離任何造成壓力的人事物之影響範圍,這也是我喜歡帶學員去南印度做療癒的原因,讓他們脫離臺灣的集體意識、家中及工作上的繁瑣影響。

 

也有癌症患者跟我回報,參加某知名醫師癌友支持團體的癌友,至今皆已離開人世,唯獨他還活著,因為他有顧及到肉體的問題,而不是天馬行空的只處理靈性問題而已。

 

我在與很多知名心理學或靈性課程的人對談的過程中,很快就會發現他們說過的問題,其負面能量的印痕仍然存在——這多半是大腦產生自我欺騙的假象。這些假象在肉體上會留下痕跡,以肌力測試或其他檢測法都能夠將其立即呈現出來,不用贅說,我尤其喜歡用X光透視的環口牙齒來看病、講個性、算命格。

 

以下陳述的九個步驟,其實是從累積多年的案例發展而出,是一個有所依據的自我療癒程序,它不是絕對的真理,但在慌亂之中可給您一個次序來穩定心情。

 

1.知己知彼,即先了解自己的狀況,不只要了解腫瘤是幾期、五年存活率有多少,還要研究可能致病的所有風險因子。若無法列舉,可找醫師做功能性與能量上的檢測。知己知彼還有個更深層的意義:了解自己是怎樣的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如何反應─這就是靈修在探討的問題:我是誰?

 

啟示:

 

罹癌不必恐懼,把握方法就能聰明的應對(例如找出自己的風險因子),再逐步鎮定執行,舒緩恐慌。恐慌只會促進腎上腺素的分泌,腎上腺素是體內最容易造成氧化與發炎的荷爾蒙,還會壓抑免疫系統,無法發揮癌友最需要的排毒與控制感染功能,反提供有利癌細胞迅速繁殖的環境。

 

2.牙齒反射身心長期累積的狀態,能窺見五臟六腑的功能好壞,也可以看到表意識、潛意識裡的可能問題。更不用說口腔是萬病的源頭,齒源性感染是最致命的,但簡單的油漱法卻可以控制問題的擴散。最好要找到可以高度配合的牙醫師,擇醫原則是:醫療方法不再加重病情!

 

啟示:

 

因為我親眼見過許多案例,知道牙齒真的可以算病與算命,甚至決定預後的機率。所以重金屬牙材、牙齒的各式感染、扁桃腺毒源的清除都是治療重點。有害重金屬的移除尤其應當優先考量,因為它們的存在會讓癌細胞與細菌產生抗藥性,更難清除。病人若太虛弱,可能要先穩住狀態才能進行口腔重建,而口腔重建必須找到好的牙醫師,才能依序達到所要的目標。

 

造成萬病的有毒牙材與未好好處理的病灶(感染)是西醫治療癌症的最大罩門,卻是歐美整合醫學的最大強項,就算正確處理口腔問題後未能完全去除腫瘤,也絕對能讓癌症治療事半功倍——醫師與牙醫師必須攜手合作,才是「整合」醫學的真諦。

 

3.了解與實踐葛森療法,若要簡化,則一定要保留多喝蔬果汁、每天做多次咖啡灌腸與服用碘劑這三環。當然,從葛森過世以後,另類醫療有很多進展值得添加,不必止於現況。

 

啟示:

 

葛森的蔬果汁與一些輔助療法讓病人可以獲得需要的營養素,多些時間尋覓更多有助於自己病情的醫療方法。因此,我對自己消化吸收的功能特別加以照顧,甚至讓很多人詬病:我對吃的為何龜毛至此?其實我不是龜毛,是有所體認而決定善待自己、愛自己。

 

4.修復腸道以利食療是改善病情的根本治療方法,食物或營養素的消化與吸收有賴健康的腸胃道。這就是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啟示:

 

癌症病人與絕大多數的慢性病患皆有程度不等的腸道受損,東西方醫學皆發現,消化不良與疾病息息相關,也提出不同的因應對策,而兩者結合則可加速修復的速度,有利進行食療與其他療法。治病時,先著手修復消化道可以安撫腸道中大量的神經細胞(腸道甚至有第二腦之稱)與免疫細胞(有人估算過,免疫細胞的數量占全身的70%之多)。這項經驗也引領我去正視古今中外的醫療優點,以利採納實踐。

 

我最近排毒時,開始出現小時候服用抗生素所遺留下的黴菌(癬)問題,開始修復自己的皮膚與腸道壞菌的問題,也算是一種預防醫療吧!

 

5.立即進行排毒,使免疫系統免於被壓抑。很多疾病並不用治,只要排毒就會好很多——咖啡灌腸不只排大腸毒,也排肝毒,是很好的開端。運動流汗或做桑拿浴也可以加速排毒。

 

啟示:

 

在這個世代,身處環境汙染已是無可避免的事實,差別就在於有沒有真正去執行排毒。有專業醫師說,靠身體的自然機制就足已排毒,無需用多餘的方法來補助,但我發現對我們這種體質較差的人來說,「多出來」的排毒幫助很大,所以希望可以藉此多活幾年、貢獻社會,而不是在職業生涯的半途送急診、掛了。

 

排毒是有方法與次序、次第的,不是東排西排、亂排一通,造成二次傷害,卻又誤認為是好轉反應。有的排毒大師甚至在暴露到黴菌毒素後,就嗚呼哀哉作古了,這是因為排毒是瀉法,對身體有所消耗,排毒後一定要補才能平衡。

 

此外,排毒不只要排身體毒素,還要排心(情緒)毒,因為病由心生。

 

6.生病是轉機、轉念、改變心性的好時機。所有的病都有「心」病的部分,找出來釜底抽薪,病就不會惡化,甚至能大大改善。最好能夠主動積極對自己的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做出重大改變,一時改不了心性的話,就用每天哈哈大笑三次來化解抑鬱——千萬不必連笑都非得要找理由,畢竟世上笑不出來的人太多了。

 

啟示:

 

癌症不是一夜之間生成的。以乳癌做最簡單的說明:乳癌患者往往因自己的愛(哺育)受到回絕或背叛而抑鬱。有些病患會直接露奶給我這個非醫師的人看,想讓我看看她們術後的傷口——我又看不懂;有的不好意思露奶,就會開始講述自己的身心創傷,但同樣非常在意這些傷疤。任何形式的撫育(幫助)或哺乳(養育)當是無條件的,當它變成一種條件交換時——如對孩子說成績好就愛你,成績令人失望時就生氣、抑鬱不歡;或者是有錢有勢的丈夫經常在外面搞風流,不斷遭背叛的痛讓妻子難以承擔或有苦無處訴——此時,便很容易往乳癌這條路上發展。

 

事實上,刻意的情緒排毒往往有意外的發現:我在靜心時發現自己有「得不到的就摧毀它」的隱伏行為暗流,於是我誠心的道歉了,內心裡的絲毫忌妒之心也於事後消失,讓我了解到負面情緒的多種樣貌。所以,排毒時千萬別忘了排心毒。

 

7.選擇少副作用或無副作用的另類與自然療法,除了葛森療法外,還有很多療法可以選擇,不要故步自封。書中提了幾個頗有科學實證支持的療法給讀者參考,國內外還有更多的資訊待每個人自行挖掘。

 

啟示:

 

醫師也是人,人是政治的動物,只要是政治就有派系強弱,所以醫界也搞不民主與極權,甚至以偽科學打擊競爭對手,高劑量維生素C療法、布忍斯基醫師、葛森醫師、以色斯醫師……都是歷歷在目的實例。

 

 

病人也會因此受醫師意見的影響,繼而選邊站。所以,自己必須進行評估與決定。我過去的經歷也讓我設定了一個原則:對沒有真正調查過、得到合理結論的另類療法,不論理論上多麼難以想像,我一定會採保留態度,不遽下結論否定。一個開放的社會是全面性的,不是片面的,不只是政治,其他領域——包括醫療選擇,也應該要開放民主化。

 

8.化解家庭與人際關係的矛盾。疾病不會無緣無故在一個家庭或工作環境中產生,內心的矛盾你自己很清楚,特別是在脫離環境後,將會看得更清楚。寬恕自己是原諒別人最好的開始,無法寬恕自己,便無法原諒別人;無法愛自己,便無法愛別人─所有人際關係皆奠基於與家人的多年互動模式,最後還是要從做真實的自己開始。史懷哲醫生早說過:「所有的療癒都是自癒。」

 

啟示:

 

前臺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長方俊凱表示,國內健保資料庫2001年至2003年統計發現,癌症患者的自殺死亡率為每10萬人中約90人,高出一般人(每10萬人約12人)的7.5倍之多,也遠比國外統計數字來得高。

 

經過多年努力,馬偕醫院的研究則發現,癌症患者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已從50%下降到20%左右。不少病人聽到罹癌時,往往會嚇到當場愣住,絕望到不吃不喝、睡不著覺,甚至因此引發憂鬱症。還有一些癌症患者會開始「逛醫院」,看過一個又一個的醫師,只希望是醫師搞錯了,直到希望破滅,整個人便像洩了氣的皮球,陷入負面情緒的深淵,無法自拔。

 

家人的支持絕對是幫助癌症患者走下去的最重要力量,家中若同時有堅持正統和堅持另類療法的兩方意見,病人夾在中間是最為痛苦的。我曾因此勸退我的學員,希望他寬心接受兄長的堅持,讓母親接受正統醫療,不為難大家,而改以愛對待。

 

我父親待在醫院比較有安全感,而我身為老是告誡病人盡量遠離醫院的激進分子,對此也無條件接受,讓他自己做決定。只專注於幫他調整醫院飲食,取代常給癌症病人使用、容易起痰的營養飲品,大大減少了他被抽痰的痛苦,結果連隔壁床的病人也跟著仿效─該病人的女兒本身也是醫師。臨床的觀察遠勝於科學文獻的結論。

 

9.寬心坦然的面對死亡吧!若一切人事皆盡了,還是免不了一死,就好好接受提早到來的命運,不要抗拒,不要有恐懼,也不要有牽掛,兒孫自有兒孫福,老夫老妻總有散會的時候。

 

啟示:

 

在照顧幾個臨終的病人與親友後,我觀望到所謂的迴光反照,就是臨死前大量自然排毒,靈魂準備離開前的一個提示現象。一般人的毒多,迴光一下身體就不堪承受,器官迅速衰竭,這帶給我的啟示是,趁有體力與年輕時多排毒,讓人生最後階段走得乾脆、輕鬆、舒服,就是所有人期望的好死了——如今真的已經來到一個歹活不如好死的時代了。

 

在照顧臨終前的父親時,我發現他猶豫不肯走,因為他捨不得讓我母親孤單的生活,我跟哥哥於是答應他會好好照顧媽媽,他才放心的走了。我也非常慶幸能在他最後一刻陪在他身旁,並在埔里基督教醫院溫馨關懷的護士幫忙下幫他換好衣服,完滿結束人生旅程。我因此學到以平常心面對並接受死亡。

 

我的學員過世前,我一路幫她調整心態、化解心結,臨終當晚,一個氣功老師拚命幫她灌氣,抗拒死亡,等氣功老師結束,我只是幫這位昏迷的學員將靈魂洗刷乾淨,並交代其家人立刻為她換上乾淨的衣服。我離開醫院後三小時,她身心備受折磨的旅程就此結束。不僅當事人要安然地接受死亡,周遭的人也應該如此,才能讓靈魂無牽掛的離開。

 

人是具有無限神性的動物,動物具有本能,但人類卻一直在壓抑其本能與神性,加上教育往往無法讓人適性適地(環境)成長,搞得自己不是真實的自己,變成討好不了所有人的心靈怪物或多重假面人,於是,病由心起——癌症也不例外!回歸自己吧!不知自己,至少知道大自然是什麼吧?多與大自然接觸,返璞歸真是矣!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癌症會消失:從發現到治癒的九大醫療關鍵》,柿子文化出版,陳立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