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後,改變自己的決定權在自己!用嘗鮮心態、搞懂新科技的點滴,踏出舒適圈尋樂子

50後,改變自己的決定權在自己!用嘗鮮心態、搞懂新科技的點滴,踏出舒適圈尋樂子

以前,有話要說拿起電話直接撥,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現在,撥號前可能要再斟酌!

筱倩(化名)打電話給正在念研究所的女兒,手機沒接通。過了一會兒,女兒傳來訊息說,「打電話之前要先傳訊息,問人家方不方便?妳這樣我很困擾。」筱倩讀完訊息有點火大,心想「手機不是就是用來打的嗎?」

 

因為,筱倩前陣子在line上留訊息給一位長輩,長輩抱怨現代人連開口都懶,直接打幾個字就算交代,態度敷衍。當時,筱倩是顧慮到不知他的作息,怕吵到他,所以用留訊息方式,沒想到造成反效果,心裡覺得有點冤枉。

 

兩個相反的需求,要聯絡打跟不打都有事,到底該怎麼樣做才對?

 

「說話」有了不一樣的樣貌

 

在只有室內電話時代聯繫很單純,話筒拿起來撥號「喂~~」就可以開始講了,注意到不要過早、過晚打電話,基本上就算有遵守基本的電話禮儀,後來的手機問世,大概也是如此。自從2007年iPhone智慧型手機問世,多媒體各式應用程式陸續出籠,「說話」有了不一樣的樣貌。

 

一位年輕人談及他的孤單,他說除了在便利商店說「謝謝」之外,他有5天的時間沒有開口說話。「上班不用說話嗎?」他說,網路傳訊息就好。這並不讓人意外,愈來愈多上班族和隔壁座位的同事也是敲訊息解決。

 

剛好,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提及民國80年之後的世代,用文字溝通的時間超過口語,因為大量運用LINE 、IG等社交媒體,打字聊天侃侃而談,但一開口就緊張不知所措。甚至有些人離職、分手等事情,都是用訊息告知。

 

在這樣的背景脈絡下,就不難理解,何以話鈴聲響會被年輕人當成唐突無禮的介入。

 

文字溝通常帶來誤解紛爭

 

可是,中壯年、熟齡族群的生活經驗並不是這樣的。

 

用訊息聯繫,一件小事來來回回往返,還要一個字、一個字打,按下話筒三言兩語就可以講完,有效率多了。或者,如筱倩的長輩,認為與人聯絡時開口是基本的禮貌。

 

的確,文字溝通有其方便性,但因為缺乏語氣、聲調等線索可供判斷,加上訊息容易破碎不完整,容易引起彼此的誤會。

 

有一次朋友提及,他十萬火急要下屬交出報告,對方回給他一張坐在馬桶上的熊貼圖,到底要表達什麼?是暗示主管的要求像坨屎嗎?朋友氣不過,事後找了下屬問,拚湊出下屬的意思是,當時報告跟便秘一樣大出不來,但他還在繼續用力。

 

經過此事,朋友自己檢討說,「我還以我很了解他們,看來還差太遠。」後來他嚴格禁止同事公務群組用貼圖回應。

 

熟齡世代網路學習很必要

 

數位使用習慣因人而異,沒有絕對的對或錯。但是,如果沒有注意到彼此之間的差距,就容易產生誤解與衝突。

 

要如何填補數位差距?就如曾經很紅的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溝通的本質是人與人的連結,一切回到人互動基本需求來看,無外乎多理解、多溝通、多體貼、多尊重彼此的立場。

 

熟齡族群不是生來就接觸到網路,而是被數位浪潮一波一波往前推,需要努力去跟上時代,我自己有時也會感嘆網路世界的常識,是自己需要學習的知識。

 

網路翻轉了許多既有規則,資訊科技翻轉技能傳授的路徑,對熟齡族來說,在這些溝通過程,一不小心敏感的情緒會被觸發,萌生「憑什麼要我改變的不滿」。

 

4個調整或可改善溝通障礙

 

這的確是熟齡族群的挑戰。那怎麼辦呢?

 

根據自己個人的經驗以及正式田野調查的心得,覺得這些態度與原則對數位世代溝通很有幫助:

 

1、直接詢問對方使用習慣,問「如果直接打電話給你方便嗎?」、或「用甚麼方式聯絡你比較習慣」。

 

2、主動將自己的使用習慣告知對方,例如我的工作型態讓我多數時間無法接聽電話,我會主動告知請對方留訊息,我會不定期回覆。

 

3、根據與對方的熟悉度與事件緊急度決定使用工具,事件緊急時撥打電話,需要正式電話討論的事情,先發訊息約定通話時間。

 

4、避免「這不用說你也應該知道」態度,這個假設是誤會的發源地,寧可多確認避免發生誤解。

 

數位的浪潮只會愈來愈洶湧,舊習慣會一直被挑戰,當面對挑戰時,就當成是新世界嘗鮮,改變別人不容易,但是改變自己決定權是在自己手上,何妨快樂踏出舒適圈。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