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熟齡論壇》長照、死亡都是人生最後課題…屆時你想怎麼做?專家給了這些建議

幸福熟齡論壇》長照、死亡都是人生最後課題…屆時你想怎麼做?專家給了這些建議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說,民眾要能事先做好「預立醫療決定」,才能更認真面對死亡。

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未來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老人,面對此一趨勢,你是否有想過,自己的老後生活要怎麼過?

除了長照外,死亡更是人生最後、最大的課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今(29)日在《今周刊》主辦的「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中提到,隨著去年《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大家應了解,人有自然死亡的權利,因為,如果自己不做決定,壓力會落到所愛的人身上。

過多醫療行為是「逆天而行」 人有自然死亡的權利

 

黃勝堅說,所謂善終指的是自然死亡,若死的時候,家人與自己能帶著淡淡的微笑,就能說是善終,但在醫療發達後,我們一直在「逆天而行」,醫院做許多治療行為,變成是延長死亡過程,這樣的過程十分辛苦。

 

黃勝堅表示,台灣的加護病房密度是全世界最高的,加護病房是救命的地方,不應成為製造痛苦的生產線,因此無論是《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或《病人自主權利法》,都是在保護「人有自然死亡的權利」。

 

黃勝堅提到,人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應是彌補生命的裂痕,要道愛、道謝、道歉、道別,了卻這輩子的恩怨情仇,這樣也讓活著的人活得更好,讓生活與生命更有意義,這就是面對死亡的正確態度,也是他為何不斷推廣「預立醫療決定」的原因,因為《病人自主權利法》,會讓人更認真面對死亡,讓人與人之間更好。

 

▲幸福熟齡論壇最後的關鍵對談,議題鎖定在長照上。

 

欲打造科技長照環境 專家盼政府能減少管制

 

老後生活除了面對死亡外,另一大課題則是長照,對此,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張育美指出,在台灣醫療品質高、醫療負擔能力高的狀況下,以醫療為核心向外延伸 ,結合5G長照服務(居家醫療、居家護理、居家復健、居家服務、居家藥事)建構出「醫養合一」的健康互聯網相當重要。

 

張育美提到,台灣擁有世界前三名的醫療實力,在此次疫情下,激盪出一個AI產業發展的契機,未來盼能以醫療為核心,加上台灣的科技實力打造「大健康科技島」。

 

不過,《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也點出長照的一大問題,就是「政府管制過多」,像是政府訂定長照機構的收費標準、開設長照機構有資本額限制等,在在增加長照產業化的難度,希望政府在此規範上,給予適當彈性。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副所長莊曜宇對此表示,確實有很多機構想增加自費項目,卻因為政府規範無法執行,因此目前在政策推動上,希望以跨業形式影響政策修訂,尤其,要將長照「產業化」,一定要先讓收費差異化。

 

莊曜宇說,雖然能夠理解政府管制原因,是因為擔心有部分人無法負擔長照機構,但政府對不同族群的長照補助,應訂定不同標準,讓每個需要的民眾,可依自身能力,選擇不同的長照服務,此舉更能讓政府將長照資源,放在弱勢族群上,否則會造成長照資源分散。

 

▲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張育美指出,結合5G長照服務,建構「醫養合一」的健康互聯網相當重要。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副所長莊曜宇認為,要將長照「產業化」,一定要先讓收費差異化。

 

規劃「老後生活」 專家們的「放膽熟齡」會做這些事

 

面對老後生活,專家們都有一套對「放膽熟齡」的想法,黃勝堅就說,以前很喜歡運動,甚至出國打過醫界世界級的網球賽,還拿下冠軍,但後來因為受傷,就沒繼續了,因此他現在有個願望,希望在65歲以前,能瘦到一百公斤以下,再拿一個世界冠軍。

 

張育美則說,自己從未想過會當上立委,先前因「LULU媽事件」爆紅後,才發現自己在國會殿堂上,不能如此真情流露,而應以醫療專業,在公眾議題上好好發揮;現在她的自我實現,就是「做什麼像什麼」,做好立委這個工作。

 

莊曜宇則提醒邁入熟齡的民眾,只要「吃得下、睡得著、排得掉」,健康狀況就沒有問題,要是能在生活中奉行此原則,未來不健康餘命一定非常短,每個人都應該重視自己的健康,不成為下一代的負擔,就是給小孩最大的福報。

 

▲左起為《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張育美、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副所長莊曜宇、今周刊社長謝春滿。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