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健康,是為了讓人生更快樂!中年後要保留玩樂的體力,這6件事別「做過頭」

保持健康,是為了讓人生更快樂!中年後要保留玩樂的體力,這6件事別「做過頭」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身體是最重要的資本,並不限於是年輕或年老時期。

中年人更是如此,退休之後沒了頭銜,除了身體之外沒有其他可依靠的事物,沒有健康的身體更別談要擁有其他事物了。但話說到此,想必有人此刻才意識到要關心自己的健康吧。

 

二○一一年十一月至十二月由NHK所舉辦的調查中,針對「你多在乎自己的身體健康呢?」的問題,回答「非常在乎」或「基本上很在乎」的人佔了全體的百分之八十一點三,是非常高的比率,顯示有八成以上的人已經很關心自己的健康了。

 

但另一方面,表示自己的身心健康狀態是「非常好」或「好」的人只佔了全體的百分之十六點六,連兩成都不到。

 

明明如此在乎身體健康,但狀態卻不怎麼好,這之間的差距更喚起日本人對健康的意識。為了預防疾病,因此總是隨身攜帶抗菌物品、戴口罩,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只要是為了健康,再難吃的食物、再辛苦的運動都要忍耐才是明智的舉動。

 

過於在乎健康,反而有可能對健康造成傷害。我有位認識的朋友,就是覺得對身體好而嘗試了高麗菜減肥法,結果造成了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狀。

 

另外,也有很多因為覺得粗食對身體好而頻繁提供玄米菜食給家人,結果造成小孩營養失調的例子。因為他們連蛋白質和維他命都攝取不足。再者,為了健康上健身房、做了超過身體負荷的訓練造成膝蓋和腰部受傷的例子也不少。

 

如同要表現「只要為了健康做什麼都在所不惜」的極度在乎健康,也可以算是一種病了吧。如此一來,已經分辨不清究竟為了什麼而在乎健康。

 

另一方面,還有調查結果顯示,過於樂觀的人不努力於延長生命。

 

我有位朋友是任職於某大學的教授,他不僅在專業領域具有權威性,更是一位學識非常淵博的人。他的父親因為心臟病而去世、母親因為癌症而去世,因此身上流著遺傳心臟病和癌症風險的血。

 

可能就是因為這樣,他至今動過五次心臟手術、還放有七支心臟血管支架(維持血管暢通的醫療器具)在體內。然而,他仍不改習性是位老菸槍。

 

前陣子我們一起去打高爾夫球時,我沒多想什麼地問他:「你的父母都因為疾病過世,祖父母也是對吧? 那你已經做好死亡的覺悟了嗎?」他驚訝地回答:「咦,什麼意思? 我才沒做那種覺悟。」

 

結果反而是我感到訝異。

 

「但你總是菸不離手不是嗎?」

 

「抽菸會怎麼樣嗎?」

 

「什麼?」

 

話說到此,或許就某種意義來說他是位幸福的人。

 

於是我向他說明抽菸雖然不是直接造成心臟的傷害,但會造成血管變硬,容易引起動脈硬化。「騙人,真的嗎?」結果他像是第一次聽說般受到打擊。

 

「你啊,再不改變生活態度會死的。」我還補上了致命的一句話,他則臉色鐵青。這是我覺得不該對健康毫不關心的一次經驗。

 

樂觀的人面對任何場面,往往容易下「反正也沒關係嘛」的判斷。不斷累積之下養成的壞習慣也提高了生病、發生意外的風險。正所謂「過猶不及」,凡事都得恰到好處。

 

多點關心、不要過於樂觀、不要太胖也不要太瘦、不要喝太多更不要吃太多、不要過於養生、不要鍛鍊過頭、不要太過埋首於一件事,結論就是對任何事都該取中間值最好。為了身心的健康,最重要的是對任何事都「不做過頭」。

 

保留為了玩樂的體力

 

我走在車站的樓梯時一定會扶著扶手,並非因為腳力不好難以上下樓梯,是為了避免被邊滑手機邊走樓梯的冒失鬼撞倒而影響。年輕時或許還能動作迅速地避開,但現在卻沒有如此自信。安全起見,還是利用一下扶手。

 

據說人的身體大概在十五到二十五歲時到達巔峰,之後只會慢慢走下坡,六十到七十歲的身體只剩下巔峰時期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左右。從四十歲起,骨頭、肌肉、內臟、免疫力、視力、聽力等,有關身體的所有機能開始進入正常地衰退,也就是所謂的老化現象。

 

因為腦中風或心肌梗塞倒下的人也從四十歲開始急速攀升。尤其是腦中風的男性又比女性多了一點五倍,因為腦中風倒下的人已經攀升至每年二十萬人。

 

據說倒下後的三個鐘頭內是關鍵。為了四十歲之後有可能倒下的風險,最好自家附近的醫院都能留有病歷,萬一不幸倒下的時候可以要求送往那些醫院,才不會因為在各個醫院轉來轉去而耽誤了關鍵的三個鐘頭。

 

但無論如何都不要倒下才是最好的。據說如果是一天喝兩合(日本酒的計算法,一合為一百八十毫升)以上的酒的人,腦中風的風險比不喝酒的人高約二點五倍,上述的人最好特別注意。

 

年輕時就算熬夜工作、暴飲暴食、放假時踢足球或跑馬拉松,只要睡一覺就能恢復體力。即便稍微勉強自己的身體也能靠年輕的本錢恢復。不過進入四十、五十歲就不能如此了。

 

熬夜後的兩、三天都無法集中精神,消化不良的症狀也難以改善,兩天後更會產生肌肉痠痛的現象。即便如此仍勉強自己繼續工作、運動的話,總有一天就會倒下。

 

考慮到健康,進入四十歲後盡量避免做自己不喜歡、不擅長、要勉強自己的事。

 

比起從事激烈運動過著有活力的生活,不如默默生存著才是最合適的生活方式。

 

需要長時間睡眠的人,比較不容易睡眠不足。我一天一定得睡滿七個鐘頭。徹夜玩樂就不說了,我從以前就會避免因為工作而睡眠不足這種事,但只要想到加班會導致短命,還是立刻就收拾回家去。

 

不善於看人臉色的人本來就不細心,即便勉強自己花心思也有其限度,那麼不如開誠布公地說句:「對不起,我不是體貼的人。」如此也能減少自己的壓力吧。

 

我在意身體健康的理由是,萬一生病就不能從事喜歡的事物了。我們經常看到「快樂的人生才有意義」這句話,但如果不先保持身心的健康也就無法享受任何事物的快樂。

 

因此,我為了健康嚴格地限制飲食及喝酒,但對於喜歡的興趣絲毫沒有限制的打算,否則就是本末倒置了。

 

健康是為了人生過得快樂的手段而非目的。考慮到玩樂時需要的體力,自然而然地就會明白該以什麼事為優先。不要對自己的體力過於有自信,對工作及玩樂也沒必要用盡全力,只要保留為了玩樂的體力就好,這就是中年人的健康管理。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社畜中年:無處可逃的四十、五十歲,被工作豢養、被生活綁架的你,將弱點變成武器,找回自我人生》,麥田出版,成毛 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