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vs.活動式假牙如何選?完整解析牙齒問題:這樣選「清潔保養」更乾淨

固定式vs.活動式假牙如何選?完整解析牙齒問題:這樣選「清潔保養」更乾淨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5∼2016年的「成年與老年人口腔健康調查計畫」指出,18歲以上的人口中, 有超過6成的人有假牙,平均每人有7.3顆假牙,比率非常之高。至於該配戴哪種假牙?配戴假牙之後,又要如何清潔保養呢?有請專家來解答。

假牙(或稱為義齒)可分為固定及活動兩大類,固定假牙由牙醫師以黏著劑或是其他方式固定於口腔內,使用者無法自行取下;活動假牙專業名稱為可撤式義齒,使用者可以自行取出與裝戴。

 

此外,在治療過程也會使用「治療用假牙」,或稱臨時假牙,先利用較易調整之材質(常是樹脂)製作臨時性治療用假牙,確定美觀、功能、患者適應性及口腔組織健康後,再製作正式假牙。


「病人會稱正式假牙為永久式,但其實沒有所謂永久假牙。」中華民國贗復學會專科醫師陳必綸指出,要做固定式或活動式假牙,取決於很多複雜的因素,包括:

 

1.口腔內在評估:口腔內部軟硬組織及剩下齒質狀況,如缺牙數量與咬合狀況、牙床組織、所能提供支撐假牙的環境。

 

2.口腔外在顏面部之評估:臉型、顏面笑容、顳顎關節與咀嚼肌肉。

 

以上所述都得經過一定的時程一步步評估,最後再設計出不同的假牙,「一個人的口腔裡可以有好幾種假牙,端看口腔、全身條件及本身需求來規劃。」

 

你知道假牙也有保證卡嗎?

 

中華民國贗復學會專科醫師陳必綸指出,配戴假牙所附的保證卡 不是一般消費行為的商品保固卡,這裡的「保證」是確保使用材質,

 

例如保證該假牙為氧化鋯材質,且確認其為衛生福利部的許 可材料,並非假牙的使用年限保證。

 

固定式假牙配戴方便、咀嚼功能較強;活動假牙整體費用低、未來修補的可行性較高

 

固定假牙對病人來說使用上比較方便,不用像活動假牙得每天取下來再戴上去,但必須有適當之支柱牙或人工植牙來支撐固定假牙,且通常費用比較高。

 

陳必綸說明,「固定假牙費用是一顆顆計價,且要看病人選擇哪種材質。」

 

常見的材質有全瓷(玻璃陶瓷,氧化鋯)、金屬或兩種混合,全陶瓷看起來較自然、美觀,全金屬材質則美觀較差但較少斷裂,故可能較耐用。

 

值得提醒的是,固定假牙若以自己自然牙來支撐,得將原本的牙齒磨小並適當修形,

 

再仿造原來的牙齒外型和動態咬合來復形,這樣才能表現出仿真牙的美觀性與正確咬合功能,

 

「病人本身要有健康的齒質和牙周,就像造橋一樣,原來的牙齒功用等於是橋墩,所以缺牙的距離不能太長。」

 

如同造橋河面寬,不能只靠兩岸支撐,「這須經由牙醫師評估,一旦缺牙太多,就不能用原來的牙當作固定支撐,除非可以植牙而用人工牙根來支撐固定假牙。」

 

如果病人缺牙太多或是都沒有牙齒,就得做活動假牙,材質以強化樹脂為主。必要時假牙內會加上金屬支架以減少假牙斷裂機會,再安裝上人工牙及樹脂牙床等構造。

 

活動假牙的缺點就是麻煩及異物感,「三餐飯後都要卸下來清洗。」優點則是費用通常比固定式的低廉,且因為整個取下清洗,會保養得更乾淨。

 

陳必綸指出,缺牙者的牙床會慢慢萎縮,造成齒槽骨缺損,若前牙處牙床缺損太多,「做活動假牙可能會比固定的美觀。」

 

再者,活動假牙的日後修補彈性比較大,掉了一、兩顆較容易修補,若做固定的,就得修一整排。


活動假牙的另一缺點是咀嚼功能只有真牙的1/4∼1/3,固定假牙因為固定在牙根上,咀嚼力較好;活動假牙遇到較硬、堅韌或有纖維的食物,咀嚼起來會比較吃力。

 

戴著睡覺、口含冰水、練習發音⋯⋯有助習慣戴假牙

 

無論固定或活動假牙,病人都可能出現異物感,該如何克服?陳必綸指出,固定假牙會因為改變咬合高度、位置而出現異物感;

 

活動假牙則是因為樹脂牙床壓在口腔上而覺得有異物感,甚至有人會出現噁心、嘔吐,或吃東西味覺異常、講話干擾等狀況。

 

這些狀況可能在治療過程使用「治療用假牙」就會出現,此時應盡量與醫生溝通,充分表達假牙引發的不適,好讓醫生有機會幫病人調整,等到確定能習慣,再參考治療用假牙做正式假牙。

 

陳必綸也提醒,病人不要一有異物感就不戴,一定要說出疼痛或不舒服的地方在哪裡,「有時出現吞嚥想吐,往往是人體與異物接觸時的反射動作。」

 

如果醫生評估發現假牙設計及壓力分布都沒問題,病人就要靠自己調適,像是含點冰水降低口腔敏感度、將食物切小再吃、讀報紙雜誌來適應配戴假牙後的發音與口型,這樣就能慢慢習慣。

 

此外,配戴活動假牙初期,建議可以按照醫師指示短期內試著刷乾淨後睡覺時戴,這樣會調適得更快。

 

很多病人會問假牙是不是「永久性」?假牙其實跟任何日用品一樣,只要有使用就會出現磨損、磨耗,

 

也包括原來的牙齒、牙周或牙床改變等問題,「病人即使感覺假牙都沒問題,還是要回診。」

 

通常新做假牙在配戴的隔天或短期內就須回診,接著再間隔一、兩周或幾周。

 

即使假牙適應良好,仍建議3∼6個月回診,讓醫生檢查口腔及牙周狀況,同時會觀察病人的假牙清潔情形,像是有無卡垢、破損及評估是否需要修補,

 

「有人會出現牙床紅腫破皮,醫生會察看牙床是否穩定。」

 

此外,如果病人還有自己之真牙,回診會檢查原有牙齒的牙周健康情形與齒質狀況,是否有新蛀牙或是牙周病再患,

 

「不論病人還有幾顆原來的牙齒,只要有真牙,就還是有蛀牙、牙周病、牙齦發炎或牙根斷裂的機會。

 

還留有真牙的病人,除了要好好保養假牙,在活動假牙取出後,原來的牙齒也須使用牙刷、牙線、牙間刷徹底清潔


陳必綸提醒,牙床只要拔掉牙,都會逐漸萎縮,將導致假牙愈來愈不密合,這時就會在回診時重新調整,

 

「可能需要加底來增強密合度。」最重要的是,病人必須體認醫生明確保證假牙的使用年限,

 

「有人一用十幾年不需更換,只需少許的維修,也有人假牙3∼5年就不堪使用,端看假牙的損壞程度與自己口腔軟硬組織變化來決定。」

 

一口好牙這樣做

 

本文摘自今周刊特刊<一口好牙這樣做>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