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發炎」是「失智症」早期信號,4種人最危險!多項研究:小心大腦萎縮,腦功能下降

「慢性發炎」是「失智症」早期信號,4種人最危險!多項研究:小心大腦萎縮,腦功能下降

乙型類澱粉蛋白的蓄積將引起輕微發炎,當發炎持續,神經細胞就會壞死。最終導致腦部萎縮,演變成失智症。

當壓力慢慢累積,引起腦內發炎並持續悶燒後,壓力賀爾蒙就會分泌過剩,活性氧也會跟著增加,導致腦部神經細胞壞死、甚至傷害部分組織。因此,在憂鬱症患者的大腦中,常會發現萎縮現象——這是前文提過的觀念。

 

說到腦部萎縮,大家是否聯想到哪種常見的疾病呢?沒錯,就是失智症。所謂失智症,指的是神經細胞因腦部疾病壞死,導致大腦萎縮,腦功能下降的狀態。一般來說,失智症可依致病原因分成幾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肇因於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阿茲海默型失智症。

 

阿茲海默型失智症也是因腦部神經細胞死亡、腦部萎縮所致。過去,人們認為造成疾病的原因是稱為「乙型類澱粉蛋白」(Amyloid-β)的蛋白質。

 

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乙型類澱粉蛋白普遍存在於人體各器官內,以保護身體不受病毒傷害。但當人體老化後,這類蛋白質的「生成」與「排除」機制便很容易失衡,並蓄積在腦內,長久下來,周圍的神經細胞就會壞死,導致腦部萎縮──這是過去關於失智症成因的說法。

 

但最近有學者主張:「乙型類澱粉蛋白稱不上是真正病因。」為什麼呢?因為有許多人儘管腦內蓄積了乙型類澱粉蛋白,卻沒有罹患失智症

 

那麼,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沒錯,醫界仍然將關注焦點放在發炎上頭——腦內一旦蓄積了乙型類澱粉蛋白,就會引起輕微發炎;當發炎長年持續下去,便會造成阿茲海默型失智症。這是目前專家學者們正在研究思考的方向。

 

失智,是因為腦神經細胞再生機制受阻

 

以前,人們總以為腦部神經細胞數會在孩童時期達到巔峰,並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令人開心的是,最近的腦部研究發現,人體不論長到幾歲,腦部還是會生出新的神經細胞。

 

這是因為海馬迴等腦部的特定領域,擁有神經幹細胞(Neural Stem Cell),此機制可生出全新的神經細胞。在專業的醫學用語上,稱其為神經新生(Neurogenesis)。

 

換句話說,隨著年齡增長,腦部不會只是萎縮,也會生出新的神經細胞,這是相當有趣的現象。尤其,海馬迴是與記憶、情感相關的部分,同時也與失智症、憂鬱症密切相關——此部位竟然可持續生成新的神經細胞,的確令人振奮。

 

但壞消息是,還有別的報告指出,腦內如果出現慢性發炎的悶燒,就會阻礙神經新生。腦部明明擁有製造全新神經細胞的能力,卻因慢性發炎而無法順利完成,豈不是太可惜了嗎?

 

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各種研究結果指出:

 

患有憂鬱症的人,容易罹患阿茲海默型失智症。

 

憂鬱症反覆發作的人,容易罹患失智症。

 

有牙周病的人容易罹患失智症。

 

有糖尿病的人也很容易罹患失智症。

 

上述疾病的根源都是慢性發炎。仔細想想,當這些疾病的「火花」飛濺到腦部時,當然會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相反的,也有許多報告指出,平日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抗發炎藥物)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比例比較少。

 

現在,與失智症相關的藥物有四種,然而,沒有一種藥物是「治療」失智症的,而是定位在「延緩」失智症惡化。如果發炎真的是失智的根本原因,或許今後可以透過抑制悶燒型發炎的方式,來治療、預防此症狀。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抗發炎:斷開百病最強絕招》,遠流出版,池谷敏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