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億的財產都被騙走了!老人還是前仆後繼把錢拿出來?不想老了被詐騙,2件事現在就要做

141億的財產都被騙走了!老人還是前仆後繼把錢拿出來?不想老了被詐騙,2件事現在就要做

年輕人應該是日本這個國家的重要資產,卻被犯罪組織吸收、消費,即使如此還是有年輕人前撲後繼投入、創立新的組織,而專騙老人的產業也絕對不會消失。

特殊詐欺犯罪在日本跋扈橫行的這十餘年間,我採訪了生存在各個詐欺現場的年輕族群。

 

一開始以為只是「單純在地下社會打工」,並且認為他們是日漸抬頭、窮凶惡極的小鬼;但隨著深入採訪,我開始認為他們是現代日本「必然」出現的產物。

 

專騙老人這項特殊詐欺犯罪的總受害金額,從二○一四年一月到十一月間,已經高達五百億日圓(換算新台幣約141億元)。

 

然而我覺得比起受害金額,年輕人被逼到必須從事專騙老人的工作,對世間長期性的社會損失反而更大。

 

當然,並非每個高齡者的經濟條件都那麼優渥,高齡世代當中也存在著貧富差距。世上還是有些高齡者飽受貧窮所苦,詐欺受害者勢必也有人被逼入絕境。

 

然而,今後的三、四十年間,預估將投入專騙老人的年輕機仔手們,無疑是日本社會中珍貴的勞動人口。

 

「不能搶奪他人財物」、「不能欺騙他人」這種理所當然的道德觀,幾乎已經被破壞殆盡,而年輕族群被逼到這步田地,正是專騙老人的犯罪組織囂張跋扈的原因。

 

若只是一味感嘆世道變得如此可怕,彷彿事不關己,這種態度未免也過於不負責任。

 

然而,無論如何,若追根究柢來看,在如此世道中,放任年輕人自生自滅、將他們逼入絕境,造成現在日本社會現況的始作俑者,卻正是現在被當成作案目標的高齡者們。

 

編輯精選:她把財產贈與子女,生病後需要用錢...卻只剩1個女兒願意負擔!把財產送給家人,可以拿回來嗎?

編輯精選:媽媽生前說要把房子留給我,哥哥竟完全不認帳!手足爭產悲劇,如何讓財產成為親人最後的禮物?

 

作者後記

 

我曾經和一名身為轉帳詐欺現場要員的年輕人,一同閱讀高齡取向的商業雜誌。據他所言,為了了解被害人的心理狀態,以及現代高齡者的動向,他們才會閱讀這類雜誌。

 

這種雜誌為了讓老花眼的高齡者易於閱讀,都用較大的字體來印刷,其中一有篇特別報導是向高齡者推薦「如何選擇高價的自費老人照護中心」。

 

「看到有些老人付得起五千萬圓入住費用,那我如果利用入住初期手續費的名義,一次不就能詐騙到五百萬圓嗎?想到這一點,就覺得閱讀這種雜誌非常有樂趣。」

 

他是一個重感情的青年,總是把朋友和女友擺在第一位,同時他也認為「富裕的高齡者」,彷彿是和自己住不同世界的一群人。

 

高齡化社會意指「失去生產力的多數高齡者,只能仰賴少數年輕人來供養」。

 

而且,年輕人與高齡者之間的貧富差距,已擴大到前所未有的規模,而且現代的年輕人不管再怎麼努力,也無法獲得相應的報酬。

 

年輕人對於不同世代的觀念,自然就演變成「與其供養,不如搶奪」,選擇這麼做的人因應而生,也就導致專騙老人產業的誕生。

 

上述的心態,就和將來不知道能不能領得到、因而拒絕支付年金的年輕人完全沒有兩樣。

 

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犯罪」這層束縛的話,或許當代所有年輕人都會成為專騙老人的機仔手,因為停滯、鬱悶、失望和放棄的感覺,已根深蒂固植入年輕人內心。當然,欺騙他人奪取財物的詐欺行為,毋庸置疑是一種犯罪,也絕對不是值得鼓勵的工作。

 

詐欺確實只會破壞社會秩序,年輕人從高齡者身上奪取財物,絕對不會讓社會變得更好。然而,有一件事情我可以斷言,「被奪取之前就付出的話,也不會使得詐欺如此猖獗」。

 

照理來說,富裕的高齡者應該負起的社會責任,並不只是努力工作來支付兒孫的教育費,還必須為了將來供養自己這一代的「年輕世代全體」,付出金錢、勞力和時間來培育他們,讓他們擁有足以供養高齡者的環境、活力和希望。然而,現實卻完全相反。

 

目前,比起支持年輕世代的社會制度、學費問題,以及對於雙親養兒育女的支援,一切「培育未來生產力」衍生的問題和必要的政策,更棘手的問題是如何讓金錢在世代之間流通,這同時也是高齡化帶來的問題。

 

現今尊老卑幼的社會觀念,簡直叫人感到匪夷所思……

 

今後,消弭專騙老人的方法,並不是訂定防犯對策,也不是揭發詐騙集團的手法。我認為唯一的方法只有「付出和培育」,這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

 

(本文摘自《老人詐欺》,光現出版,鈴木大介著,李建銓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