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末奶奶的過世,九歲女孩四肢僵硬、害怕淚崩...心理師:當愛離開的時候,全家每個人都需要療傷止痛

癌末奶奶的過世,九歲女孩四肢僵硬、害怕淚崩...心理師:當愛離開的時候,全家每個人都需要療傷止痛

在我們的心中也許都有這樣的一個人,無論這個人是否還在這個世界上,就只是單純地想念著他,這樣的想念情緒,對成人、兒童都是一樣的心理,我們都希望那個被想念的人,知道我們不會忘記他。

不敢靠近,不是不能接受妳病後狀態,而是怕自己忍不住淚崩

 

一位即將要失去親愛奶奶的九歲女孩,跟奶奶的關係特別的好,也受奶奶疼愛。七十歲左右的奶奶被診斷是膽管癌末期,隨著疾病快速進展,加上有些症狀需要協助,最後家屬選擇安寧病房讓奶奶獲得更好的身心照護。

 

最近,母親發現小女孩最近不太敢靠近奶奶的病床,透露出很害怕的表情、身體四肢緊繃,母親認為可能是因為孩子腦海裡的奶奶突然因疾病變瘦、變得不像原來的樣子,所以希望心理師能協助。

 

接到照會單的當下,我也擔心自己會控制不住眼淚,因為孩子的真摯情緒哭起來總特別讓人心疼。照會後,跟孩子約隔日會談,媽媽特別跟安親班請了假,非常擔心這孩子的情緒。

 

隔日,小女孩進會談室,綁著可愛的公主頭,謙遜有禮,一開始她的坐姿有點緊繃,為了讓孩子放鬆,我先跟她自我介紹了:「我是心理師喔,妳知道心理師是做什麼的嗎?」她低頭有點不好意思地看著我,「應該就是心理醫師吧,看心的醫師。」

 

「那妳覺得看心的醫師是做什麼的阿?」我好奇地探問她小腦袋瓜是怎麼想的。「就是把不敢對大人的話,跟心理醫師說吧。」這個答案也讓我會心一笑,臨床工作總是這樣的,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樣的個案,有時接觸到兒童的心靈世界,會發現她們的多天真、自然、無害、直接,但每次要與孩子討論死亡的話題時,連我都覺得有些沉重。

 

我笑著回她說,「真特別的答案」,繼續問,「我可以問問奶奶的事情嗎?」她身體開始緊繃,空間沉默,眼裡噙著淚,低頭不敢直視。氣氛凍結了一會兒,我說,「我知道妳聽到奶奶會有點不知道怎麼辦吧?」她輕輕地點了頭。

 

得到了她同意後,才繼續問她跟奶奶間的關係,原來這小女孩每個周末連續兩天都會跟她心愛的奶奶一起吃飯、一起睡覺,這是屬於她們家族間的習慣,奶奶常煮她喜歡吃的菜、對她特別好,是她最喜愛的人之一。

 

當她慢慢願意跟我說話,也對環境比較信任後,我開始同理她喜歡奶奶的心情,「不過看著自己喜歡的奶奶好像生病了,也不知道怎麼辦吧?」接著問她陪伴奶奶的時候,都看見奶奶什麼樣子?她回說,「奶奶大部分都在睡覺,眼睛都是閉著的,所以也不知道怎麼跟她說話。」

 

「那我偷偷問妳喔,妳會想要在旁邊跟奶奶說話嗎?」大部分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恩!想跟奶奶說話」,不過大人都在旁邊,其實很難讓兒童主動去做什麼互動,所以我建議大人也要給兒童一些與病人的私人互動空間。

 

「妳有什麼話或什麼事情還沒有跟奶奶說的呢?」沉默了幾秒後,原本還能強忍淚水的小女孩開始泣不成聲,約花了一分鐘邊哽咽著才將下面的話說完:「本來我要寫卡片給奶奶的,但是因為奶奶突然住院,我來不及做。」

 

我很想跟奶奶說,『奶奶,人都會死掉沒有關係……但是一定要請妳放心……(哽咽)我知道妳在天上會看著我們,我們會照顧好自己,然後我一定會記得想妳。』」她的淚水稀哩嘩啦地掉下來,我在一旁也不禁淚崩,即使一開始有心理準備了,但還是忍不住心疼。

 

接著,我問女孩有沒有養寵物的經驗?兒童若有一些失落的經驗,比方遇到寵物死亡,會比較容易理解死亡這件事情。小女孩說她有一隻心愛的黃金獵犬,已經很老了,小女孩明白這隻狗狗有一天也會離開。她接著說,爸爸媽媽一開始都沒有跟她提過奶奶的事情,奶奶就突然住院,她不明白怎麼會突然就變成這樣了。

 

我花了一些時間去了解小女孩對於死亡的想像。小女孩認為死掉就是「去天上」,認為去天上的人依然存在著。了解到小女孩對於死亡的世界是這樣子,就能理解小女孩是可以接受奶奶生病離開的,於是,我又再問,「妳猜到奶奶即將離開了吧?」小女孩點點頭,淚水沒停過,「因為奶奶一直睡,都不起來。醫師、爸爸媽媽有說可以跟奶奶說話,可是我怕我說了就會哭,所以我不敢接近奶奶。」

 

原來是因為這關係,並不是因為害怕奶奶變瘦的樣子。

 

最後,我都會問孩子,想要做什麼給病人呢?「我想要做勞作給奶奶」,小女孩用肯定的眼神說著,眼角的淚痕終於慢慢淡化。於是我跟她說,「下一次我們再來談妳跟奶奶說的話喔。」

 

事後,這家人順利地與她們心愛的母親(奶奶)道別,也從家屬的口中明白這小女孩會談後,就開始做勞作放在心愛的奶奶床頭旁邊。我想,奶奶在天上,應該都有收到小女孩這一份又一份的真摯想念吧。

 

【心理師的臨床筆記】兒童的悲傷出口

 

有時是這樣的,大人們理解到小孩也有悲傷的情緒,但可能難以開口,尤其是不知道該從哪邊講起。小孩是敏感的,當發現大人也會難過時,會有一種「這種時候或許不允許難過吧,否則大家會更傷心」的心裡,也不敢把悲傷表達出來。

 

身為一個人,不論兒童或大人,總會想要為所愛的人做些什麼,這是愛的心意。而一位體貼的小孩也會有這樣的心意,知道愛一個人總是會為彼此做些什麼,所以,當面對死亡時,體貼小孩會先選擇強忍悲傷。

 

其實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怎麼問大人,對他們而言,只知道大人生病了,他們看見那個可能隨時隨地會離開的大人,只知道有可能以後看不到了,前面有提到,尤其是了解死亡就等於真正離開之事實的兒童約在九歲,就可明白逝去的人,是會永遠離開的。

 

小孩相信些什麼,取決於家人如何告知死亡,這個小女孩相信奶奶上了天堂,也是另外一種存在。建議大人們可以用一些生命繪本、或是以寵物的離開,來跟孩子討論死亡。

 

當我們大人自身正在經歷悲傷時,若難說出口,又想要關心孩子的悲傷反應時,也可以讓孩子覺得「允許悲傷的態度」,孩子會經由陪伴慢慢說出來的。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

 

(本文摘自《在還能愛的時候:癌症病房心理師的32則人生啟發》,幸福文化,江珈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