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想洗澡,晚點再洗又何妨?比利時友善長照,給老人滿滿幸福感!

現在不想洗澡,晚點再洗又何妨?比利時友善長照,給老人滿滿幸福感!

比利時知名長照機構主任美諦日前來台巡迴一週,帶領改進照顧品質的工作坊。她一再強調「溝通」對機構老人是很重要的,建議以「徵詢意見」的方式與老人溝通,而不是只有冷漠、制式的應對。

文/周傳久

 

這看起來是一件很小的事,卻能直接影響老人的幸福感。

 

舉例來說,一間安養機構由於需要維持穩定的運作,長輩起床、洗澡、用餐往往都有一定時間。

 

可是,每位老人搬進來之前,在家都有各自習慣的作息方式。如果很硬性的要求老人配合,無疑對失能、失智者是很大的壓力,甚至可能讓老人適應困難,而失去活下去的意志。

 

與台灣長照從業人員互動完的最後一天,美諦詢問長照機構的主管們,台灣在培養新進照服員時,有多少課程是教導他們如何溝通。在國內以技術為主的現行課程架構下,主管們聽了有些尷尬,對這個問題難以回應。

 

美諦說:「一步步來!」

 

 

事實上,美諦所屬的長照機構,經過幾年體驗式訓練和服務設計學習後,很多員工都轉變了,決心從此以後放棄制式照顧,改成每次照顧都以「徵詢意見」、「對話」的方式和老人互動。

 

這樣,老人日日有更多機會參與自己生活的決定,感受到更多生活自主,感受到更多生活自尊。照顧者徵詢老人的意見,老人就可以感受到在他四周來來去去的不是冷漠的人,而是會和我說話的人類!

 

也許包括我在內,有些對長照有興趣的人與工作者都會疑惑,人手已經不夠了,還要一一徵詢意見,萬一老人對每個問題的回答,都需要讓照顧者更費心處理,那不是自找麻煩?怎麼繼續本來忙著要進行的工作流程呢?

 

美諦的說法是,如果照顧者先徵詢再執行工作,比如老人說現在不想洗澡,那就等一下再洗,實際上不見得會造成什麼困難。而且,就長遠來看,能透過這樣的互動方式,建立更多互信的良好氣氛,對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都好。

 

照顧者來說,這樣的工作氛圍帶有更多對人的尊重,也因此比較容易得到正面回應,而不是時間一到,二話不說就拖著老人去洗澡,這樣雙方更容易起衝突,更沒安全感。

 

 

當然,徵詢之前也要有一定的準備。每日例行生活可以用溫柔的方式詢問,給予老人選擇和彈性,嘗試調度人力和利用更多方式支持老人的需求。當老人說「不」,也是照顧者更理解老人的想法、期望與其身心狀態的機會。

 

另一方面,美諦提醒,除了例行生活作息的選擇以外,還可多問老人有什麼想實現的和期待的願望,可是不要過度開放,不是天馬行空地詢問,而是在可行範圍內給予選擇。

 

若是過度開放的提問,機構可能無法什麼任務都達成,對老人來說,這反而可能創造新的失落感。

 

問例行生活以外的期待之前,照顧者必須先做功課,了解每位老人在入住前的生活經驗,這樣更容易聚焦主題,營造有趣的溝通。

 

為了這種生活期待的詢問,美諦引用新的長照服務設計訓練,以一棟公寓的透視圖為隱喻,帶領大家從房子的各個空間探討相對應的全人需求:


 

‧入門大廳:名字、職業、個性、宗教

 

‧車庫:喜歡外出否、誰負責採買、出門方式

 

‧客廳:重要社交對象、舒服的定義、喜歡的活動、喜歡看與聽什麼

 

‧廚房:飲食習慣、飲食偏好、日常作息

 

‧浴室:個人照顧、穿衣偏好、其他穿戴物

 

‧臥房:幸福感、晚上休息、得到活力與降低活力的事物

 

‧閣樓:重要生命事件、旅行紀念品、回憶、常搬家否

 

‧院子裡願望樹:夢想、期待、重要建議、故事

 

每個主題各有細部問題,可用來啟發照顧者學習如何從更有結構性、更全人的角度關注客戶需要,再從各個小地方找到增加老人幸福感的提問和對應作為。

 

 

追求更有溫度的長照,是近年各國許多照顧者和被照顧者的期待,也可說是願景,但要有理念、有方法,並且激勵員工去行動,才能實現。

 

美諦分享自己機構的經驗時說,只要有人成功改善老人生活,或是做出成就感,就可以當成例子、故事傳給其他員工,鼓勵大家,讓大家知道是可行的。

 

這是比利時顯著改善長照的方法,並沒有因此花很多額外的費用,反倒減少很多主管一廂情願安排活動和生活設計,老人卻不喜歡的狀況。

 

這不就是雙贏、多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