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心活、眼光遠、腳步快,才跟得上時代!

劉墉:心活、眼光遠、腳步快,才跟得上時代!

三十多年前我剛到美國的時候,請人鋪地毯。那是一家新的地毯公司,開張大減價。問題是雖然價錢便宜卻鋪得很差,剛鋪完,就不平,隔一陣子更是呈現波浪,好幾次差點把我絆倒。我氣得找他們回來補救,幾個人搞了半天,還是不理想。

 

文/劉墉

 

這家地毯公司倒是挺愛搞宣傳,後來總在報上看到他們的廣告。每次看到,我都罵:「爛!連地毯都鋪不平,怎麼還敢登廣告?」

 

過了一陣,有一天我到朋友家去,看到他們新鋪的地毯,好極了!問問價錢也相當公道。我問是哪一家,說出來,讓我一怔,居然正是給我鋪地毯的那一家。

 

後來,我又看過幾個朋友的地毯,也是那家鋪的,都鋪得很好。正好我有個房間要換地毯,就放下前嫌,找那家來。他們居然還記得我,才進門,看到他們三年前鋪的客廳地毯,就說不成!不成!那時候技術不行,然後主動為我修理。

 

還解釋給我聽,說地毯需要踢,就是用個帶鉤子的工具壓在地毯上,再盡量用膝蓋頂,把地毯用很強的力量推平。只怪他們當年剛入行,技術不好,推也推不平。

 

世界變了你沒變

 

這件小事讓我有了反省:我們常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只因為起初印象不好,就從此否定他。卻不想想大家都會進步,好比為我鋪地毯的那一家,剛開張的時候技術生疏,所以鋪得差。

 

但是日子久了,愈來愈進步,我對他們的印象卻一直沒改變。

 

尤其在這個飛速進步的時代,很多「後來」的能夠「居上」,也有很多原先最棒的,一下子被淘汰。我們必須隨時觀察,不要讓自己的認知落伍。

 

 

同樣的道理,世事浮沉,人的變化也快。小時候好極了的朋友,多年不見,他鄉遇故知,雖然還能熱情擁抱,但是誰能確定擁抱的那個人,還是原來的樣子呢?

 

如果這時候他摟著你的肩膀,說出一堆他的計畫,要你跟他合作。你的腦海裡就算浮起小時候穿一條褲子,一起挨罵挨打,護著哥兒們的往事,也得三思啊!

 

最起碼你得知道你們不見的這段歲月他有什麼遭遇。如果他成家了,你一定要去他家看看,認識他的另一半,因為他可能還是以前的那個他,加上他的另一半就不一定了。

 

你也可以看看他對家的態度,一個對家庭沒有責任心的人,很難對朋友有責任心。你更得看看他對自己怎麼樣,他會不會愛護他自己?想想!一個連自己都保不住的人,怎麼能保朋友?你跟他合作,他酗酒熬夜嗑藥,一下子厥過去了,你怎麼辦?

 

他可以兩肋插刀,很有義氣,但「義氣」不是「意氣」,豪爽不代表信用,情理不分就容易利害不分。

 

連家人都一樣,錢鍾書在《圍城》裡說得好,「遠別雖非等於暫死,至少變得陌生。回家只像半生的東西回鍋,要煮一會才會熟。」

 

家人還是家人,只是而今都另外成了家

 

如果不深思,你會認為家人很久不見,還是原來的家人。

 

沒錯!是家人,但不一定是記憶中的「那個家人」。如同給我鋪地毯的公司,我起初印象壞透了,後來卻好極了。家人也可能原先給你一種印象,隔幾年,大家各自有不同的遭遇,變成跟過去完全不一樣的人。

 

舉個例子,印象中,你的子女對你很大方,從來不跟父母計較。但是他結婚了,還能把父母擺第一嗎?就算他不計較,也不代表他的另一半不計較。

 

所以「親兄弟明算帳」,跟成年的孩子,或已經成家的孩子最好明算帳,除非你存心給,認為「你的就是他的」。

 

認識全新的爸媽

 

親子之間久久不見面,原來的爸爸媽媽也可能不一樣了。在孩子印象中非常兇悍的老子,可能年歲大了,變成和藹可親的老頭兒。在孩子記憶中總是吵架的父母,可能變得彼此扶持,老兩口親愛得不得了!

 

想想!如果爸爸變得那麼好,只因為孩子很少回家,很少長久相處,就在孩子心中永遠是以前那個罵老婆、打孩子的老爸,這樣公平嗎?

 

 

舊人更舊了,還是舊人嗎?

 

經過歲月的淘洗,每個人都會改變,可能改善,也可能變惡。我們絕不能一成不變地看他們,把他們跟記憶中的「無縫接軌」。

 

原先跟你合得來的,現在變得合不來,也可能不是因為他變壞了,而是你變好了。

 

一個進步太多,另一個跟不上,甚至可以說「配不上」了。所以常聽說有人知道多年不見的青梅竹馬回來,興高采烈地跑去見面,然後敗興而返,夢全碎了!

 

舊情綿綿、不忘舊人,是不錯!問題是舊人更舊了,還是舊人嗎?

 

人與物一起老去,凝固在時空中!

 

從另一個角度想,我們也要常檢討,別人是不是在進步,自己有沒有進步?你甚至要檢討,你交的朋友,甚至常去的場合,有沒有進步?

 

沒有進步,就是退步!總是混在一個小圈圈的人,雖然自我感覺良好,卻不知道小圈圈外面的世界已經大不同了?

 

我常跟出版界的朋友交往,發現當印刷的機器改變,從活字版改成打字版,再改到照相打字、電腦打字的時候,有些印刷廠卻仍然停留在活字版的時代。

 

為什麼?因為總跟他合作的出版社沒有覺得需要改,他們已經合作十幾年或幾十年了,都很順利成功,似乎沒必要改變。

 

如果老印刷廠只要接老出版社的生意就能生存,甚至忙不完了,他會有改進的動力嗎?他甚至根本不想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經有了多大的變化。

 

徒弟與師父一起落伍

 

連餐館都一樣啊!我發現很多老人請客,總是去同樣幾家餐館。走進那老店,許久沒清理,咔滋咔滋!地毯已經油膩得能把人鞋底黏掉。菜色依舊、菜名依舊、廚子都可能依舊,做出來的味道卻大不如前了。

 

當然也可能味道依舊,只因為外面新一代的餐館有了很大的進步,比起來,老餐館的依舊就是退步了,連他們教出來的徒弟都落伍。

 

讓我們想像一個熟悉的畫面:一群老面孔,在同樣一個老餐館裡聚會,十年二十年,客人跟餐館一起老去,是不是有點像〈桃花源記〉裡的,「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一代新人換舊人

 

相對的,我發現那些常跟年輕人在一起的老人,就比較能跟得上時代。

 

但是各位,如果你是年輕人,千萬別得意!你年輕不代表你就進步。如果你們一群年輕人總是「自我感覺良好」地窩在小圈圈裡,或是你總在一群老人之間抱著鐵飯碗打轉,卻不看看外面的世界,你也可能「年輕得很老」,在不知不覺中就老化了。

 

 

當有一天你發現別人跑在很前面,恐怕已經很難追上。正因此,許多公司會不斷地加入新人,或從別的公司挖角。

 

很多人也會不斷跳槽,每次跳槽好像就能「鯉魚躍龍門」,又升一級。我曾經好奇地問一個年輕人,為什麼隔兩年就跳槽,做事不是要忠於公司嗎?日本有些公司甚至連員工墓地都準備好了,等著大家幹一輩子。

 

年輕人說:「時代不一樣了,當四周都建起高樓,中間的矮房子就變成垃圾桶了。」

 

我又問他為什麼跳一次槽就能調薪?你跳槽之前跟之後不都是你嗎?憑什麼新雇主就要多給你錢?

 

年輕人說:「因為不管怎麼樣,我會帶去不一樣的東西。就算不適合新公司用,最起碼他們會知道別人在搞什麼。話說回來,我這新公司的員工也可能跳槽到我原來的公司,他們也會加薪,這是換血!『滾石不生苔』,人常常換位子,就像賣水果的,常移動一下、擦一下,比較不容易爛,何況哪個新人不會努力表現呢?」

 

今天從我鋪地毯這件小事,扯了這麼多。總歸幾句話,我建議大家: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的心要活,眼光要遠,腳步要快。

 

當別人進步,我們沒進步的時候,是落伍。

 

當別人進步,我們不知道的時候,也是落伍。

 

當朋友改變,我們不知道的時候,是失察。

 

當親人改變,我們不知道的時候,是失落。

 

整個世界都在快速改變的時候,我們不能只是「自我感覺良好」!

 

 

(本文節錄自《劉墉談處世的40堂課:解憂、解惑、解人生,跨世代的人際智慧錦囊》,臺灣商務印書館,劉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