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居服員、搶不到外籍看護,怎麼辦?

等不到居服員、搶不到外籍看護,怎麼辦?

幾年前就要倚靠外籍看護的家母說,「要不是雙腿無力,我根本不想請看護」,是的,自己照顧自己,絕對比靠別人照顧來得好。

文/朱國鳳

 

但是老後還是無法讓自己不要變得太弱,仍然需要看護,卻又等不到政府補助的居服員,或是搶不到外籍看護時,怎麼辦?

 

對策1:自費找居家照顧服務員

 

目前也有純民營的居家照顧公司,甚至可以提供一對一的本國籍專屬居服員,與長者更容易培養感情。並且篩選過程相當嚴謹,除了需具備專業證書外,還要提供六位推薦人名單,確保應徵者的品格與敬業態度。

 

每小時服務費則是按照顧難易度分級,譬如一般生活照顧350 元、居家健康促進照顧450 元、失智症居家照顧500 元。可以針對每個家庭的需求,擬定個別化的服務計劃。有些已經移民海外的兒女,就傾向選擇這種專屬的居服員,即使門診或是住院,都能代替家屬陪病照顧。

 

對策2:找走動式居家服務員

 

北歐地區的居服員,標榜「走動式照顧」,也就是每天可以到府甚至多達5~7 次,因此是全天候照護的理想替代方案。但是台灣現有的居家服務制度,即使重度失能,頂多是每天一次,每次數小時。

 

距離,是居家服務的天敵。服務個案如果分布較廣、較分散,交通轉場就會很費時。如果居服員負責個案都在附近社區,省去奔波往返時間,才有可能提供所謂的「走動式照顧」,也就是單趟停留時間較短、但是到訪頻率較高,即使搶不到全天候的外籍看護,走動式的居服員也能大致頂得上。

 

 

要提醒的是,若想要尋求「走動式的居家服務」,不僅老後不能住得太偏遠,最好是住在老人較密集的社區。當居服員在同一社區能服務足夠數量的失能長者時,「走動式的居家照顧」才有可能。

 

對策3:預先存志工時數

 

一位瑞士老太太骨折,出院後需要臥床一段時間,老太太向「時間銀行」提領以前存進去的志工時數,很快的,就有志工到府提供生活照顧。

 

老太太康復後,又重返志工行列,負責照顧附近的兩位老人。瑞士從政府到民間,都相當支持「時間銀行」,不只是中高齡族、很多年輕人也積極參與,大家都在為自己的老後預存「志工老本」。

 

新北市社會局也已推出了「高齡照顧存本專案」,儲存的服務時數,可以提領給親友使用、或是自己老後使用。不過新北市推動的「時間銀行」有區域限制,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推動的「全國互助連線中心」,目前除了花東等縣市外,大致上是可以跨區域提領使用。

 

譬如住在台中的志工,可以提領時數給住在台北的獨居母親使用。只是「全國互助連線中心」目前常見的互助項目有四大類:關懷類、慶祝類、圓夢類、簡易修繕類,並未包括居家生活照顧類。

 

 

對策4:共享看護

 

家母為何不想請看護呢?家母的外籍看護叫做阿娣,家母經常說,「阿娣很閒」。家母說,阿娣每天只是煮煮飯,幫她洗個澡,然後兩三天拖一次地板與洗曬衣服,一週一次推她到附近傳統市場買菜等。但是我仍然認為,家母有聘僱全天候看護的必要。

 

因為她獨居時,我們並不知道有「緊急救援系統」。家母半夜摔倒好幾次,根本無力爬起來回床,等到天亮才扯開喉嚨跟鄰居呼救。

 

申請到外籍看護後,雖然知道有「緊急救援系統」了,但是又擔心,如果突然心肌梗塞或是中風,連按下求救鈕的意識或時間都沒有的話,怎麼辦?這是阿娣雖然很「閒」,我仍然不敢讓家母獨居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們自己面對的老後,如果搶不到專屬的外籍看護,又想在家終老的話,我認為可以考慮「共享看護」。未來法令若能放寬,允許兩位原本各自獨居的老人同住,共聘一位外籍看護,並且適度調高外籍看護的待遇。

 

如此可以緩解一些未來外籍看護的緊繃狀況,老人又能分攤聘僱費用。

 

希望這種三贏的彈性做法,在我們的老後可以實現。

 

 

(本文節錄自《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長照的9大難題,要在變弱前開始解決》,時報出版 ,朱國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