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的手術器具乾淨嗎?榮總「消毒基地」首度公開!

你用的手術器具乾淨嗎?榮總「消毒基地」首度公開!

台北榮總每天進行的手術多達150至180檯,每次手術使用的器材從哪裡來?用完以後如何消毒?這麼多患者共用手術器械,怎麼保障醫療安全?台北榮總首度開放「供應中心」供媒體參訪,讓民眾一窺器材的完整滅菌過程!

▲台北榮總的供應中心位於中正樓三樓,日前首度開放媒體參訪,記者必須換穿手術服裝才能進入。(攝影/林芷揚)

 

位於台北榮總中正樓三樓手術室旁的「供應中心」負責手術器材的清洗、滅菌、維護與保存。每位醫師進行手術之前,會先提出所需的手術用具清單,由供應中心負責準備客製化的器材,並在手術過程中隨時支援,術後則要清點與清潔手術器具。

 

▲台北榮總供應中心護理長李榮芬帶領媒體進入供應中心。(攝影/林芷揚)

 

台北榮總護理部供應中心護理長李榮芬指出,供應中心目前共有69名專職人員,其中23位是護理人員,大多是曾在開刀房服務十幾、二十年的資深護理師,因此對各式各樣的手術器械相當熟悉,有利於精確掌握醫療器材的管理工作。

 

【清點與分類】

 

開刀房的手術結束之後,剛剛使用過的手術器材就會送到供應中心,第一關先由資深護理師清點器材的品項、數量是否正確無誤,接著進行分類。

 

▲資深護理師正在核對手術器械的品項與數量。(攝影/林芷揚)

 

▲器械清點完後進行分類。(攝影/林芷揚)

 

【手工沖洗】

 

每一個手術器械都會先由護理師手工沖洗,去除表面的血液、體液等。為了防止工作人員清洗器械時,被污物噴濺或是被尖銳物品扎傷造成感染,特別設置了清洗金鐘罩、器械防扎座,保護工作人員安全。

 

▲資深護理師正在沖洗器械。(攝影/林芷揚)

 

【浸泡酵素】

 

人工清洗後,接下來會將手術器械放入酵素中浸泡20分鐘,以分解殘留在器械上的血液、體液及蛋白質。浸泡酵素後的器械,如果還有殘留的髒污,也會再次用人工沖洗。

 

【機器清洗】

 

接著,將器械送入自動清洗機,進行再次清水清洗、酵素浸泡、熱水消毒、烘乾,以達殺菌效果,約需50分鐘。

 

為了確保機器正常運作,供應中心每天會用清潔測試片,來測試清洗鍋的功能。清洗完成後,還會以ATP檢測各項器具的關節、管腔的潔淨度,ATP值在50以下,代表器械已清潔。

 

▲器械進入自動清洗機的處理階段。(攝影/林芷揚)

 

▲自動清洗機外觀會顯示剩餘的處理時間。(攝影/林芷揚)

 

【人工放大鏡檢查】

 

上述流程完成後,工作人員會利用8X放大鏡輔助,確認每一支器械是否都已確實清潔、有無刮痕、功能是否完整。

 

▲工作人員正在確認每支器械是否有磨損、是否確實清潔、功能是否正常。(攝影/林芷揚)

 

【包裝並貼上條碼】

 

經上述處理過程的器材會包裝成盤包,並在盤包外貼上條碼,以利後續追蹤。

 

▲經過上述處理流程的器械會包裝成盤包,工作人員會在盤包外黏貼條碼。(攝影/林芷揚)

 

▲盤包外加裝卡榫,開啟後卡榫斷掉,防止意外開啟誤用。(攝影/林芷揚)

 

【滅菌與監測】

 

接著將盤包置於滅菌鍋中滅菌。進入滅菌程序時,每一件器械都有化學性監測,每個滅菌鍋也都有機械性與生物性監測,藉此確保每項器材的機械性、化學性及生物性監測都有達到標準,確實滅菌。

 

▲將盤包送入滅菌鍋中滅菌。(攝影/林芷揚)

 

▲將盤包送入滅菌鍋中滅菌。(攝影/林芷揚)

 

【儲存】

 

完成滅菌的盤包,會儲存在溫度、濕度都受到管控的無菌物品儲存區。另外,因為庫存的器械盤包可以用「手術器械滅菌追蹤管理系統」檢查其有效期限,已經過期的器械盤包條碼會自動失效,如此一來就能防止誤發給手術室使用。

 

 

▲完成滅菌的盤包儲存在無菌物品儲存區。(攝影/林芷揚)

 

 

台北榮總供應中心24小時全年無休,提供安全、零污染的醫療器械,肩負全院感染管控重責大任。在緊急大量傷患如八仙塵爆時,也即時提供各項所需醫材,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可說是傑出醫療成就背後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