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職場健康嗎?國健署調查發現,國內職場員工高達60.8%最近一個月有身體不適情形,前三項症狀是:骨骼肌肉痠痛(35.2%)、眼睛乾澀(33.7%)、疲勞或精神不振(28.3%)。
調查也發現,高達83.0%的職場員工,每天吃不到三蔬二果的健康飲食,另有半數以上(53.4%)未達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量,甚至有19.1%的上班族完全沒運動。更有近4成(39.2%)的人體重超標。
職場健康攸關員工工作效率與企業形象。一項2012年的美國研究指出,企業提供職場促進服務,可減少25%病假缺勤、24.5%醫療費用、32%員工傷殘賠償,等於花費1美元就可以節省約6美元支出。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大多數的工作者一天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職場,公司是促進員工健康的重要場域,目前國內已有不少企業加入打造健康職場。
▲國健署長王英偉(右)與映象公司董事長鄭金卑(左)。(攝影/林芷揚)
以製造業「映象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屬於100多人的中小型企業,設有健康促進推動小組,鼓勵員工戒菸、健康餐飲、規律運動,本身相當重視健康的董事長鄭金卑是重要推手。
鄭金卑每天早上都喝自己打的精力湯,內含30種新鮮蔬果,平日也遵循清淡飲食、三餐正常,盡量不吃宵夜。60歲的他看起來精神、氣色都非常好,看不出來已經做了阿公。
鄭金卑指出,映象公司生產電子產品模型,主要承接國外訂單,交貨時程趕,壓力也大,如果員工身體不健康,難以支持公司營運。
因此,鄭金卑每個月帶領員工跑步2次,帶頭示範健康生活,泰山國中、泰山國小都有他們運動的蹤影,公司也提供運動補助經費、辦理籃球、羽球等球賽。上班時間還有拉筋氣功,讓員工舒展筋骨;鄭金卑說,把全身肌肉拉開來,就能年輕好幾歲!
▲映象公司董事長鄭金卑重視健康,60歲的他看起來氣色仍非常好。(攝影/林芷揚)
▲映象公司董事長鄭金卑每個月帶領員工晨跑兩次。(攝影/林芷揚)
另外,鄭金卑也鼓勵員工戒菸、減重。配合區公所與家庭支持,員工吸菸次數已下降50%,鄭金卑笑說,公司有監視器,「你在哪裡抽菸都看得到!」減重方面,公司設有員工餐廳提供專人調配的健康飲食,減少員工外食機會,搭配其他健康促進活動,參與減重的員工平均甩掉4公斤。
公司積極推動職場健康促進,剛開始員工也不習慣,難免心生抗拒。鄭金卑表示,他們配合的國外大廠如諾基亞(Nokia)、摩托羅拉(Motorola)曾告訴他,映象公司是他們的資產,他便把這些話轉告員工,讓同仁知道自己對公司與國外廠商的重要性,感到與有榮焉,漸漸願意參與健康活動。
王英偉署長指出,一個好的健康職場,對於雇主及員工都是雙贏,建議老闆帶頭做,善用環境設計提升健康,像是爬樓梯打卡、員工餐廳的蔬果置於容易取得區域、用餐訂購健康餐盒、會議時訂購蔬果取代糕點,另以運動券、腳踏車或蔬果當獎勵品等,都是好方法。
▲國健署長王英偉鼓勵企業打造健康職場。(圖/國健署提供)
資料顯示,台灣在105年有2,610位女性死於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是女性十大死因第7位。雖然發生率和死亡率不如男性,但女性在懷孕、紅斑性狼瘡等特殊情況下,比男性更需要注意腎臟變化。
一般來說,引起腎臟病原因包含:高血壓、高血糖、不運動、抽菸等,而好發於女性的紅斑性狼瘡,也容易影響腎臟健康。
臨床上有一名罹患紅斑性狼瘡的32歲女性,原本是上班族,後來因為疾病關係離開職場,甚至不敢結婚生子。所幸,經過完整的治療後,去年已經開心完成終身大事。
雙和醫院腎臟科醫師吳美儀指出,目前醫療對於免疫性疾病有很好的療效,積極治療、慎用補藥,都是保護腎臟的重要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不但會產生腎臟血流改變、發炎反應等症狀,也會引起高血壓、高血脂與心血管疾病,而這些疾病皆會進一步傷害腎臟。因此,一般民眾也要注意控制體重,慎防肥胖影響腎臟健康。
避免肥胖也是保護心血管的重要方法。台灣105年女性因心臟病死亡的人數高達8,577人,位列死亡原因第二位。心臟病的高危險因子與腎臟病一樣,包括高血壓與肥胖,尤其更年期女性需特別注意。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調查,45至54歲的女性,過重與肥胖比率加總高達47.3%。更年期後代謝變慢,是這些女性肥胖的主因,而且跟年輕人相比,生活活動量相對減少,也是肥胖的原因之一。
女性更年期之後,在忙於工作與照顧家人之餘,也別忘了重視自己的身體狀況,建議可透過以下「曉心警腎」四字要訣,愛護心臟與腎臟健康。
1.曉:知曉自己健康狀態
國健署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的民眾,每3年1次免費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65歲以上每年免費提供1次),檢查項目包含血壓、血糖、血脂、腎絲球過濾率等,有助於早期發現腎臟相關疾病。
2.心:心臟問題勿輕忽
醫師提醒,女性進入更年期後,若經常感到肩膀、背部疼痛、噁心嘔吐、氣喘、難以入眠或有腸胃道問題,這些都是女性才有的心臟、心血管疾病的「非典型症狀」,與一般常見的心絞痛、胸悶、冒冷汗等症狀不同。45至55歲女性應提高警覺。
3.警:警覺體重增加
為了控制體重、避免過度增加,應調整生活作息、養成天天運動的習慣。運動可以從每次10分鐘開始,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建議每天累積30分鐘,每週累積15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
運動不一定要大費周章,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累積運動時間,例如走一段路代替搭車、爬樓梯取代電梯、一邊看電視一邊做運動等。
4.腎:護腎從日常生活做起
日常的飲食、營養、生活習慣和健康照護,都是影響腎臟健康的因素,女性應特別注意。另外,也可以與親友一起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保護腎臟健康。
南投一名40歲的吳姓女子,工作時需長時間使用電腦,下班後繼續低頭滑手機,經常覺得肩頸「頂扣扣」。不但脖子僵硬,還連帶造成頭痛,進而影響睡眠,難以忍受之下就醫求診,才發現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復健科主任周建文指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是慢性痠痛的常見原因,疼痛有時會傳導到同一側的附近區域,常被誤認是五十肩。以吳姓女子的情況來說,他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是長期姿勢不良所引起的。
周建文主任為吳女觸診時,發現他的肩胛斜方肌部位,有一條緊繃帶,按壓時的疼痛感覺,會傳導到太陽穴和上臂的位置。事實上,許多民眾都因長期使用3C產品及姿勢不良,產生緊繃的肌束和局部壓痛點,有時甚至伴隨心理壓力與失眠。
所幸,吳女接受震波治療,並搭配乾針療法,刺激痛點後,疼痛明顯緩解。
▲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為患者進行乾針療法。(圖/南投醫院提供)
肩頸痠痛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疼痛更是許多人的夢魘,長期忽視症狀,嚴重的話會演變成肌肉慢性疲勞、肌無力等障礙。
治療慢性痠痛的方式有很多,醫師會根據病人的狀況,給予適當的治療。部分醫院有開立慢性痠痛特別門診,也提供非侵入性的聚焦式體外震波治療,建議患者與醫師討論後,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平日也要維持良好的姿勢,避免日後復發。
▲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利用體外震波治療為患者緩解疼痛。(圖/南投醫院提供)
現代人使用3C產品的時間普遍很長,過年休假期間,更有許多民眾待在家裡追劇、看電影,一集接著一集看不停!長時間下來,眼睛時時刻刻都處在工作狀態,不但容易感覺脹痛,還可能引起頭痛而不自知。
手機、電腦、平板等3C產品因為「字太小、長時間、近距離、手晃動」的四個特性,容易對眼睛造成危害。
衛福部南投醫院眼科主任何建賢表示,長時間近距離使用眼睛,會造成眼睛明顯的疲勞感,與中年人老花所產生的感覺類似。
眼睛疲勞可能引起頭暈、頭痛症狀,並感到眼窩很脹、眼眶周圍痠,手沿著眉骨按壓時會疼痛。
何建賢表示,眼睛肌肉疲勞的感覺,源自於睫狀肌過度收縮,帶動眼部周圍肌肉的緊繃,嚴重可能影響周圍血流供應,進一步產生頭痛。
不少民眾喜歡利用3C產品追劇,長期下來可能引起頭暈、頭痛、乾眼症。(圖/南投醫院提供)
成年人的眼球已經定型,雖然不至於像20歲以下的青少年族群,容易近視度數飆升,但眼睛疲勞而不休息,長期下來會導致乾眼症,眼睛還會出現異物感,也容易畏光、流淚甚至視力模糊。
何建賢提醒,眼睛疲勞時,除了利用熱敷、按摩眼睛周圍等物理療法舒緩,最好的方法就是休息,將眼睛閉上。民眾平時需謹記「用眼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的原則,放假期間則多到戶外活動,凝望6公尺外的遠方,並節制3C產品的使用,都能有效放鬆睫狀肌,保護靈魂之窗。
隨著人口老化,高血壓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增加等因素,慢性腎臟病已成為全球的重大健康議題,在台灣105年十大死因中,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高居第9名,有5,226人以上死於腎臟相關疾病。
腎臟病發生原因很多,其中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疾病,會增加慢性腎臟病發生之機會,在罹患腎臟病後,也將加速腎臟病惡化。為了保護腎臟,依醫師處方按時吃藥,妥善控制三高病情,是最好的護腎方法。
104年「健康危害行為監測調查」發現,只有2成的民眾回答按時吃藥可以「保護腎臟」,高達7成5民眾缺乏正確觀念,甚至有5成6的民眾認為按時使用糖尿病及高血壓用藥會「傷害腎臟」,反映一般民眾普遍認為服用西藥會傷害腎臟的刻板觀念。
事實上,正確使用藥物,把血糖、血壓控制到安全範圍,才是保護腎臟的正確做法。
過年假期將要來臨,為了安穩舒適過好年,可以依照國際腎臟醫學會(ISN)與國際腎臟基金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Kidney Foundation, IFKF)官方網站提出的腎臟保健8項黃金守則照護腎臟,包括監測及控制三高、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體重控制、多喝水、不抽菸、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及定期檢查腎功能等方法來照護腎臟。
腎臟每天24小時不停地幫助我們排出身體廢物,我們常常會習慣它任勞任怨服務,卻輕忽必須要好好照顧,尤其三高族群更需注意。
國民健康署依照台灣流傳歌謠,改編為以下保腎歌曲,民眾可以參考:
初一早 <起個大早,走路騎車去拜年>
初二早 <早起回娘家,蔬果堅果伴手禮>
初三睏到飽 <充足休息,牌桌飯局減少坐>
初四接神 <神明保佑,藥物檢查靠自己>
初五隔開 <開工大吉,水如財源旺旺來>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許多家庭利用周末打掃家裡,卻有不少民眾因此全身痠痛,大掃除成了一件苦差事!有的人喜歡貼藥布舒緩,但切記不可使用過久。善用復健科提供的五種運動,靠自己也能緩解痠痛。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復健科組長王怡婷表示,姿勢不正確、打掃用具不適合、短時間打掃大範圍,都是導致身體痠痛的原因。提醒民眾,打掃一定要量力而為,並拉長打掃時間、施力適當、適時更換姿勢,除了減少痠痛,更能預防肩頸、手肘跟手腕受傷。
如果不小心扭傷、拉傷,應盡量休息,當部位有紅、腫、熱、痛的症狀,可使用塑膠袋裝冰塊,再以乾毛巾包裹,自製冰敷包,每小時冰敷15至20分鐘,以緩解發炎。
受傷後第3天起,若還有痠痛感覺,則可改用熱敷。另外,也要多補充水分,增加身體的循環,對減緩疼痛也有幫助。
許多民眾在急性疼痛時,喜歡使用藥布舒緩。王怡婷組長表示,有些貼布成分含有消炎藥物,有一定的效果,但切記一般敷貼時間為6至8小時。如果敷貼時間過長,皮膚可能容易發紅或破皮,皮膚乾燥或敏感的民眾也要多加注意。
事實上,緩和痠痛症狀還有其他方法,王怡婷組長建議可以做以下五種簡單的運動:(以下示範圖片皆由聖馬爾定醫院提供)
1.收下巴,雙眼直視前方,可訓練頸部深層肌群,如下圖。
2.頭部往左或右彎曲,讓耳朵靠近肩膀,視線往另一邊看,並以手扶頭按壓,可伸展上背部及肩膀肌肉,如下圖。
3.手腕、手肘伸展:將手臂伸直,手掌向下彎曲,可按壓於牆壁施力,或用另外一手按壓,如下圖。
4.雙腳一前一後站立,前腳彎曲,後腳膝蓋伸直,成弓箭步,手扶牆壁,重心在前腳;後腳腳尖朝前,腳跟著地,可伸展小腿後方肌肉,如下圖。
5.屁股坐椅子一半,縮小腹挺胸,輪流將腿抬高伸直,停留數秒再慢慢放下,可訓練大腿肌力。以上動作持續20秒,每回做20至30下,每做3回換邊即可,如下圖。
不過,若症狀嚴重,還是要就醫查明病因,對症下藥。另外,坊間的推拿可能不適合某些患者,甚至可能導致復原期間拉長。因此,打掃還是要量力而為,若情況嚴重直接就醫看診,比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