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養生心法大公開》順應季節的飲食法

日本專家養生心法大公開》順應季節的飲食法

如何從根本調養身體,是許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日本漢方藥專家村上百代,分享如何不依賴藥物、順應大自然的飲食法,讓身體保持健康。

撰文/ 村上百代 譯者/李毓昭


依季節選擇或搭配食物,就可以從根本調養身體。碰到與自己衰弱的內臟有密切關係的季節時,比平常多攝取某種食物,就能夠在此後一整年得到效果。不必使用藥物,只是攝取符合季節和自己體質的食物,就能夠保持健康。

 

俗話說:「上醫治未病,中醫治疾病,下醫用外科手術切除。」

 

中國最古老的藥學書籍《神農本草經》中也提到: 任何人服用都能增進健康的是上藥,能治癒疾病的是中藥,而作用強大的是下藥。

 

以現代的情況來說,有強大作用的就是抗生素、麻醉藥之類的藥物。

 

換成食物來看,上食是任何人吃了都對健康有幫助,中食能冷卻或溫暖身體,下食的作用則會因體質或病症而異。

 

與藥物相比,食物的效果比較輕微,但還是足以促進健康,或是反過來使疾病惡化。

 

溫涼補瀉

 

假設有兩個人待在一個房間裡,其中一人覺得很熱,另一人覺得很冷,那麼這兩人吃下以同樣方式烹煮的同種食物時,其中一人的體質會變差。

 

覺得冷的人應該選擇溫性食物,相反的,覺得熱的人適合攝取涼性食物。

 

不只是溫暖身體,也會讓人發熱的食物稱為「熱性」,例如大蒜、辣椒。不只是冷卻身體,還會讓人發冷的食物稱為「寒性」,例如蘆薈、螃蟹。

 

溫性食物會讓人緊張、興奮、充血、引發炎症、使交感神經興奮,涼性食物則會讓人鬆弛、沉滯,產生貧血、寒症,使副交感神經興奮。

 

食物就像這樣具有熱、溫、平、涼、寒等不同的性質。我們可以利用食物特有的性質來改善體質。

 

什麼是「五味五食」?

 

如同前面提到的陰陽五行,五個季節都有分屬的味道、顏色和食物。

 

屬於春(肝木)的代表性食物是青綠色食材、酸味、藍藻、韭菜、菠菜、酸檸檬、草莓、綠球藻、螺旋藻等等。

 

屬於夏(心火)的代表性食物是紅色食材、苦味、紅蕃茄、洋蔥、苦瓜、鮭魚中的蝦青素等等。

 

屬於土用(脾士)的代表性食物是黃色食材,甘味、南瓜、地瓜、大豆異黃酮等等。

 

屬於秋(肺金)的代表性食物是白色食材、辛味、白蘿蔔、蓮藕、枇杷、橘子、蔬菜纖維、辣椒、發酵食品(味噌、醬油)等等。

 

屬於冬(腎水)的代表性食物是黑色食材、鹹味、鹽、根菜、能增加精力的食物、黑茶、黑豆、黑芝麻、膠原蛋白、胎盤素等等。

 

 

食物中的氣血水

 

依照東方醫學,人的生理機能有三個基本要素,亦即「氣」、「血」、「水」。

 

「氣」是指運動或能量源,是陰陽學中的陽。如同「病從氣生」這句話,氣不足就無法製造供給全身的營養。

 

「血」是指血液或營養素,「水」是滋潤身體的生理水液,稱為「津液」。「血」和「水」同屬於陰。

 

即使西方醫學的血液檢查沒有發現問題,東方醫學依然要從另一個觀點去診察「血」。血對身體非常重要。氣生血,血又能增進新陳代謝而產生氣。如果血液沉滯凝固,人就會發燒或出血。

 

淋巴液之類的體內水分有清澄和黏稠之分,分量過少會引起乾燥、浮腫、口渴、尿量減少等情況,過多而滯塞時,則會招致浮腫、排泄不順暢、手足倦怠等毛病。

 

有些食物對氣血水的影響特別大,譬如橘子皮能改善氣的運行,番紅花能促進血液循環。烏賊有「破血」功能, 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但生理期間最好不要食用。

 

薏仁能消除水腫,可用來治療水毒(水分在體內淤積排不出去的狀態)。

 

 

攝取完整的食物

 

一種食物含有許多種成分,例如大蒜裡面的「蒜氨酸」對身體有益,可是只從整顆大蒜中萃取這種成分是西方醫學才會有的想法。大蒜雖然含有致癌物質,但也有能將此物質抵消,改變其作用的成分。

 

因此攝取完整的食物可以免除強烈的副作用,產生完美的效果。

 

又譬如西瓜是會冷卻身體的涼性食物,但西瓜皮中的「瓜氨酸」可以溫暖身體,促進代謝。連皮帶肉攝取的西瓜是趨近於不冷不溫的平衡食物。

 

(本文摘自《24節氣生活小百科:不依賴藥物,順應大自然的健康養生法》,太雅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