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藥和台灣配方差很大,服用前要留意成分,當心副作用,
感冒糖漿絕對不能過量,僅有喉嚨痛吃喉片效果更佳,也不會吃到其他不需要的藥。
氣溫逐漸下降,越來越多人變成「酷酷嫂」,很多民眾想說,簡單的小感冒,到藥房買個綜合感冒藥就可以解決了;事實上,沒那麼簡單。
什麼是綜合感冒藥?新店耕莘醫院醫療副院長林恆毅解釋,綜合感冒藥主要成分由具有鎮痛解熱功能的頭痛藥(acetaminophen)、緩解鼻塞和流鼻水的抗組織胺(phenylephrine)和緩解咳嗽的配方(noscapine)等所組成,講白了點就是「每樣加一點」,效果也是每樣有一點;但若是只有頭痛,或只有喉嚨痛等單一症狀情況,效果有限外,還會吃到其他不需要吃的藥。
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沈采穎說,綜合感冒藥成分大同小異,但常會遇到民眾,明明只有一個症狀如喉嚨痛,但堅持要買綜合感冒藥,從專業角度看,此時吃喉片效果可能還比較好。
抗組織胺可治流鼻水
服用後不宜開車
比較要注意的是日本進口的綜合感冒藥,如最近熱門的新樂樂愛思(新LuLu-A)。輔大附設醫院藥劑部副主任劉人瑋說,在日本與在台灣的配方差很大,在日本成藥可使用鎮咳成分「雙氫可待因」(dihydrocodeine ),但在台灣此成分是管制藥品,廠商以較不常見的「抗膽鹼作用」成分「pentoxyverine」取代,氣喘或閉角性青光眼患者要避免使用。
劉人瑋說,台版治療流鼻水成分是嗜睡效果較強的抗組織胺 (chlorpheniramine),吃完後會口乾與嗜睡,使用後應避免騎車、開車與操作機器,以免危險;此外,此配方也未含有緩解鼻塞的成分。
綜合感冒藥不是隨便買買就吃,還是諮詢專業才安全。
一般感冒,醫師並不反對買綜合感冒藥,身為家醫科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黃信彰認為,如果是一般感冒如喉嚨痛,是可以自行購買成藥;但台灣由於就醫方便,到診所給醫師診斷,針對症狀給藥是最好。
林恆毅解釋,美國由於就醫昂貴,普通感冒都會先到藥房買藥,因此衍生出許多綜合感冒藥的產品,輕微感冒使用綜合感冒藥並沒有問題,比較擔心的是非感冒症狀卻當成感冒來治,例如與感冒類似的有流感重症前的症狀、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甚至肺癌,萬一症狀被綜合感冒藥掩蓋就麻煩了。建議民眾服用綜合感冒藥最遲兩天內仍未改善,或持續高燒不退者應立即就醫。
買綜合感冒藥來吃之前,得先建立正確的用藥觀念,民眾對於綜合感冒藥仍有許多迷思待澄清。身為第一線藥師,沈采穎發現,民眾購買綜合感冒藥大多都是憑著自己的喜好,並不看成分,這是不好的。例如,咳得很厲害就買止咳藥,但會咳嗽表示氣管有痰或有異物,應該吃化痰藥效果更好,晚上咳到睡不著才需要止咳藥,否則一味服止咳藥,痰液沒有排除,積在體內,積久了容易變成肺炎。
有些民眾則堅持感冒一定要吃抗生素,沈采穎提醒,百分之八十五的感冒是病毒性的,沒有細菌感染,不需要吃抗生素,很多民眾會跟醫師或藥師「盧」,希望給抗生素比較快好;其實根本不需要,反而增加日後抗藥性的風險划不來。
還有民眾告訴沈采穎,感冒看醫師沒效,要吃感冒糖漿才有效。她進一步細問才發現,感冒糖漿一次應該只能喝八西西,該民眾卻是一次一瓶,一次吃六倍的量,雖然感覺效果比較好,但卻也造成肝腎的負擔。
維他命C非治感冒主將
服藥需聽專業意見
另有民眾以為伏冒熱飲含維他命C,可預防感冒,劉人瑋說,維他命C並不是治感冒的主力戰將,所有綜合感冒藥都只能緩解症狀,不能預防感冒,無症狀者,綜合感冒藥也無用武之地。
雖然感冒不是要命的疾病,但也不是隨便吃藥就可以解決,再平常不過的綜合感冒藥都有不少學問在,民眾在服用時,不能憑著刻板印象或是親友推薦,還是得交由專業才安全!
哪些人不建議
使用綜合感冒藥?
12歲以下孩童
高血壓未控制患者
服用鎮靜安眠藥患者
腎臟功能不好者
綜合感冒藥迷思:
Q:可以預防感冒?
A:綜合感冒藥功能在於緩解症狀,對於沒有感冒症狀(如頭痛、流鼻水、打噴嚏、鼻塞、喉嚨痛等)的人完全無效。
Q:頭痛就吃?
A:綜合感冒藥大多包含止痛成分、治療流鼻水與咳嗽成分等,如果只有單一症狀,並不建議一下就吃綜合感冒藥,應先諮詢藥師、醫師等專業人員。
Q:可以一直吃?
A:只能緩解症狀,縮短不舒服的時間,對於引起感冒常見的原因如病毒感染並無幫助。因此,當症狀緩解就不需要繼續吃;若2天後症狀仍未緩解,一定要就醫。
資料來源:新店耕莘醫院醫療副院長林恆毅、
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副主任劉人瑋
《黃帝內經》提到,肺屬「嬌臟」,易受秋天肅殺之氣而傷及肺氣,導致冬天常常生病。
中醫師建議可多吃補氣食物,搭配規律運動、早睡早起,就能夠強化肺部功能,降低感冒機率。
中醫認為人與自然界有著密切的關係,自然界的氣候變化與季節異常,都與人體的生理現象生理活動相對應,天地萬物皆遵循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正常規律,同樣地人體的調節機能也要順應四時氣候與晝夜規律,方能保持人體內外協調;反之,就會受到病邪侵襲而生病。
五行學說是中醫學借以闡述臟腑生理、病理及其與外在自然環境的相互關係,並以之指導對疾病的診治。五行(木、火、土、金、水)對應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也對應五季(春、夏、長夏、秋、冬),就是木對肝應春、火對心應夏、土對脾應長夏、金對肺應秋、水對腎應冬,所以說秋天是養肺的最佳季節。(按:中醫為讓四季能與五行五臟配對,在夏與秋之間設置長夏,即夏季最後一月|陰曆六月。)
秋季燥邪侵肺 耗損津液
對照「金對肺應秋」的道理,秋天是養肺最好的季節。《黃帝內經》說秋季是自然界萬物平定收斂的時令,這時候天高風急、地平清肅,人的生活起居應該與雞一樣,早睡早起,以保持神志安寧,以避秋季肅殺之氣;否則就會傷及肺氣,到了冬天就會生病。因為肺為「嬌臟」,很容易受外邪侵害,尤其是秋天的燥邪,能耗損人體津液 ,使之出現口乾、唇乾、鼻乾、咽乾、乾咳少痰、皮膚乾燥及大便乾結等症狀,甚至出現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所以,要避免這些疾病的發生,秋天就要養肺,以防患於未然。(按:中醫學所說的「肺」,除了生理學的肺之功能外,還包含呼吸道、水分代謝、體內免疫力及體外防禦力等等;此外,肺又與皮毛、大腸有關係,所以肺燥就會皮膚乾燥、大便乾結。)
白色食物偏寒 體虛慎食
誠如上述,五行中的「金」分別與五臟中的「肺」和五色中的「白」相對應,因此常吃白色食物可達到養肺效果。大凡白色食物多偏寒涼,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而且白色食物偏重補氣行氣,所以經常食用白色食物有益於呼吸系統,能在秋季幫助舒緩秋燥。常見的白色養肺食物,有銀耳、百合、水梨、杏仁、山藥、蓮子、蓮藕、白蘿蔔等等,另外,非白色的竹筍、冬瓜、荸薺、柿子、蘋果、鴨肉等,也有清燥潤肺效果。只是這些寒涼食物較為傷氣,不適合那些肺氣虛之身體虛弱、容易出汗、容易感冒的人,或是脾胃氣弱之食慾不振、腹脹便軟的人,應該淺嘗即可或者勿食為宜。茲擇前三樣食物介紹如下:
一、銀耳(白木耳)
銀耳,具滋陰潤燥、生津潤肺、益氣活血、滋陰養胃、補腎強精、補腦強心、延年益壽之功效。銀耳有和燕窩一樣的功效,比燕窩更容易吸收,故有「窮人的燕窩」之稱謂。銀耳是養肺的頭等食材,可以做湯、涼拌、炒製,如銀耳蓮子湯、銀耳杏仁湯、銀耳紅棗湯、銀耳雪梨湯等。挑選銀耳應注意不要太白,有點微黃是最好的,避免買到硫磺燻製的。
二、百合
百合,具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潤肺解渴、止咳止血、開胃安神的功效。現代研究:百合含有秋水仙素等多種生物鹼,對人的情緒有良好的安定作用,神經衰弱的人食之有益。百合有鎮咳、平喘的作用,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吃百合能改善肺功能,減輕症狀。百合之食膳,煲湯煮粥均可,如百合銀耳湯、百合銀耳排骨湯、百合蓮子粥、百合綠豆粥、百合紅棗山藥粥等等,隨意而食。
三、水梨(雪梨)
水梨,具生津、清熱、潤肺、止咳、化痰之功效,在秋季若因氣候過度乾燥,出現口渴、便祕、乾咳等不適,或因內熱導致煩渴、咳喘及痰黃等症狀,可多食水梨。但體質虛寒、寒咳者,不宜生吃水梨,必須隔水蒸過、煮湯,或與藥材清燉則可。水梨可煮湯燉湯,如冰糖雪梨湯、雪梨瘦肉湯、雪梨百合豬腳湯、枸杞雪梨銀耳甜湯等等,視人喜好。
搭配正常作息 笑口常開
秋季養肺,多食白色食物外,還要結合生活起居。首先要早睡早起,早晨新鮮空氣對肺較好;要多喝水,特別是早上起床後要先喝一杯水;不吃燒烤辛辣食物,莫吸菸少喝酒;要進行運動鍛鍊,以增強肺部功能;要保持心情舒暢,多開口大笑,大笑能使肺擴張,不自覺地進行深呼吸,增強肺功能。以上方法,不只在秋季,其他三季亦可,若能做到,您就擁有一個全年健康的肺!
儘管多運動可預防感冒,甚至某些運動可緩解不適,但也有研究指出,過度運動和太少運動同樣不利免疫系統。
專家提醒:這樣感冒時,最好別運動!
1. 如果你的感冒症狀是喉嚨以上的部位,如流鼻水,可以用比較溫和的速度健走。走10分鐘後若無不適,可繼續走;如果不舒服,就停下來做一些伸展操即可。
2. 如果症狀位在喉嚨以下,例如乾咳、腹瀉、淋巴腺腫脹,盡量讓自己休息,不要運動。
3. 發燒、發冷、身體疼痛、腹痛等症狀,也盡量不要運動。
4. 感冒時運動請避開人潮,以免感染給他人。
5. 康復後先充分休息1個星期,再慢慢恢復原來的運動頻率和強度,是比較安全的作法。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今周刊生活i健康<從此不感冒>)
喝咖啡不能治療感冒,不過可以緩解頭痛。
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解釋,咖啡含有咖啡因,若有輕微的頭痛時,喝咖啡的確可以減輕疼痛感,這是因為咖啡因具有血管收縮作用,對於因血管膨脹而造成的偏頭痛具有緩解效果,所以很多人在頭痛的時候,喝杯咖啡就感覺好多了。
不過利用咖啡來治療頭痛是好方法嗎?黃中瑀指出,針對輕微的頭痛雖然有效,不過若過量攝取、出現依賴,反倒會造成更多的緊張和頭痛。建議一天最好不要攝取超過300毫克(約250∼350cc的咖啡),當頭脹痛、抽痛緩解時,就不要喝了。
另一方面,黃中瑀提醒,咖啡本身就屬於刺激性飲品,會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傷中焦,也就是傷胃氣,特別是本身容易中暑的人,腸胃功能也會比較差,這類族群就不適合喝咖啡。再者,咖啡因會影響鈣的吸收,研究證實,每100毫克咖啡因會讓6毫克的鈣流失,也不應過量。…(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今周刊生活i健康<從此不感冒>)
對許多人來說,「理財」兩個字等同於賺錢,而且是賺得愈多愈好,其實,理財目的在於「安心」,若是一昧地追求愈多愈好,就會永遠嫌不夠,自然也無法安心。
(撰文.吳志峯)
兩年前,一個大四即將畢業的學妹突然發訊息給我,詢問我能不能給他財務建議。學妹:「我們家賣了房子,大約會有200萬,要拿去投資,還是先還清120萬的負債?或者是還一半、投資一半?」
聽到負債,當然先詢問利率,學妹回約6、7%,一聽覺得不大對勁,細細詢問之下才發現狀況是這樣的…
父親原本有經營中小企業,但因為被倒債而倒閉,家道中落,父母靠打零工維生,兩人年收入約30萬,但一家三口年繳保費就要21萬,怎麼夠用?於是學妹自己不但要就學貸款,還要大量打工,三人的收入仍無法支應家庭開銷,因此透過保單貸款應急,愈貸愈多…
提到「理財」,你想到什麼?
對許多人來說,「理財」兩個字等同於賺錢,而且是賺得愈多愈好,但進一步詢問:「那要賺多少才夠?」,大家往往會陷入沉思…
其實,理財目的在於「安心」,若是一昧地追求愈多愈好,就會永遠嫌不夠,自然也無法安心。但安心是一種感覺,要如何明確感受到呢?就財務方面來說,可以量化為確切的期間與數字做為衡量依據,不論是未來的財務目標,或是萬一風險發生時,我們什麼時候需要用錢?需要多少?而自己又準備了多少?
當目標確定了,就如同旅行有了目的地,才會有方法、預算、工具…等等後續規劃的問題。所以理財必須先理心,理清自己的價值觀,並依循下圖的「財務規劃樹」做好規劃,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心。
財務規劃是有步驟可依循的
想種出優質的蘋果,必須要有穩健的根,提供充足的水份,再透過樹幹來輸送水份,才能種出美好的成果。而財務規劃的三大樹根就是
四、擬定規劃策略
五、選定規劃工具
財務是環環相扣的,切勿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如文章開頭案例,學妹的父親公司倒閉後,第一個影響到的就是家庭收支狀況,當收入減少,支出就必須跟著調整,先刪除「想要」,只留下「必要」的,想辦法讓家庭現金流維持正數。
一家三口的保費年繳21萬,是因為有許多儲蓄險及終身型險種,當財務狀況變化時,繳費有困難就該用「減額繳清」等方式處理,而非透過保單貸款來繳費!試想,向銀行借錢之後再把錢存到銀行,有可能愈存愈有錢嗎?
所幸,保單貸款可以貸到120萬,表示保單的價值應該有150萬,而非淨負債,稍微替學妹家庭鬆了一口氣,但若是更早得知,藉由減額繳清等方式處理,可以降低更多負債。
至於學妹最初的提問:「該還清借款還是部份或全部拿去投資?」當然是全數還清借款!6%多的利率是非常高成本的資金,而投資報酬率每年都要超過6%是不容易的,何況他們家庭沒有投資經驗。待借款還清後,必須立即調整保險內容,否則負現金流的狀況依舊,剩餘的80萬現金資產又會持續降低。
由此案例我們可以發現,財務是環環相扣,若是已經生病了,就建議透過財務醫生的專業,協助釐清自己或家庭的價值觀,再通盤檢視財務現況,藉由整合性考量擬定合適的財務規劃,並按部就班地落實執行,而非自己服用成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卻不治本!
流感肆虐,不少人不舒服就先吃成藥,年僅45歲的王姓公務員二月初服用兩次成藥,從一開始的噁心、嘔吐快速惡化為呼吸急促,送醫檢查已是急性腎衰竭,追踨後仍須長期洗腎。醫師提醒,身體有任何病痛,不建議自己買止痛成藥吃,應該及早就醫確立診斷,再根據個別狀況,使用適合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