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髮不是老了,而是營養不足?營養師大推7種明星食材,吃出烏黑亮麗蓬鬆髮

白頭髮不是老了,而是營養不足?營養師大推7種明星食材,吃出烏黑亮麗蓬鬆髮

A小姐一如往常的照鏡子,突然間對著鏡子中的自己大叫:「白頭髮又跑出來了!!!」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講到白髮就會讓人聯想到老年人,白髮帶給人蒼老的感覺,因此,每當看到白頭髮冒出來,感覺自己似乎年紀又長了一些,但年齡與白髮是否真的成正比呢?

 

答案是否定的,有些人天生就少年白,有些人年近六十卻仍可保有一頭烏黑的秀髮,除了與先天的因素有關,平時的生活習性或飲食習慣其實也佔有極大的關聯。

 

頭髮主要由蛋白質組成,之所以不斷地生長變長,全歸功於頭髮上的毛乳頭吸收血液中的營養,供給髮根之故,因此,只要飲食一出問題,如挑食、營養不良、節食等,頭髮就難以呈現出健康的色澤,所以想要保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頭髮,「營養」是絕對必要地,接下來就要來告訴大家哪些食物可以讓頭髮烏黑亮麗、閃閃動人。

 

黑芝麻

 

黑芝麻含有頭髮生長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含硫氨基酸,與多種微量礦物質,可使頭髮烏黑亮麗。芝麻的脂肪酸比例很優良,主要的脂肪酸為亞麻油酸為人體不可缺少的必需脂肪酸,若缺乏則會使髮色變淡。

 

黑芝麻富含維生素B群,有維護人體的肌膚、頭皮和頭髮健康的功效,可促進頭髮生長以及使頭髮呈現自然光澤的功效,若缺乏則易出現白髮及掉髮現象,臨床上顯示,缺乏維生素B1、B2、B6也是造成早發性白髮的一個重要原因。

 

※小叮嚀:黑芝麻屬於高熱量油脂類,故要注意不要攝食過量,以免身材走樣! 

 

每日建議量:黑芝麻粉 2大匙或黑芝麻 1.5大匙

 

黑豆

 

一般來說,含蛋白質的食物經胃腸的消化吸收後可分解成各種氨基酸,進入血液後由頭髮根部的毛囊吸收並且合成角蛋白,再經角質化後,就是我們的頭髮,黑豆内含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故每天攝取優質的蛋白質,可幫助健康秀髮的生長。

 

臨床上也有蛋白質營養不良的病患其頭髮的顏色變淺的案例,顯示蛋白質的缺乏會使毛髮色素減退。

 

何首烏

 

由中醫的觀點來看,頭髮長得茂密烏黑和「肝腎」有關。腎掌管人的發育、生長與老化,因此,人若是處於過勞或焦慮痛苦的狀態,自然會影響肝血和精腎的功能,讓頭髮變白。

 

也就是說,一個人若腎精不足,頭髮則容易失去光澤,進而提早出現白髮;而肝血虧虛的話,沒有足夠養分可送達末梢的頭皮,就比較容易掉髮。

 

何首烏性澀溫味苦甘,有補肝腎之血,添精益收澀精氣,烏髭髮,強筋骨等功效,是滋補良藥。

 

小知識:中醫認為腎主「黑」,所以一般黑色食物多入腎,可補益腎精,黑芝麻、黑豆、何首烏,都有補腎固齒烏髮的功效,將黑芝麻粉、黑豆粉、何首烏(可購濃縮科學中藥或粉末),上述這三種加入牛奶飲用;或煮乾麵時當成麻醬麵入料應用;或加黑糖拌成芝麻糊當點心,有助補益肝腎,預防及改善白髮、掉髮。

 

牡蠣

 

牡蠣是自然界中含鋅比例最高的食物之一,醫學報告顯示動物在缺鋅的狀態下,容易大量脫毛並且促使新長的毛髮顏色變淡,這就是人類出現白髮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臨床實驗也顯示,原本患有嚴重禿頭的人在一定時期食用含鋅食物後,禿頭的症狀有明顯好轉,足夠的鋅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於男性生殖力與生殖系統的健康也非常的重要。

 

牡蠣還富含銅,研究發現頭髮的色素顆粒中含有銅和鐵的混合物,因此,微量元素與頭髮的顏色有密切關係,另外,銅為直接參與合成紅細胞的「造血原料」之一,可對抗「貧血白」,而缺銅會使細胞的脂質超氧化作用增加,這是造成衰老的重要因素,容易有提早白髮現象。

 

海帶

 

海帶富含碘是體內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又頭髮的生長和體內的甲狀腺素發揮作用息息相關,使毛髮發育健康。此外,海藻類裡的鐵及B12,是預防貧血的重要營養素,能使頭髮得到充足養分。

 

核桃

 

核桃為可提供部份蛋白質,且富含必需脂肪酸─亞麻油酸及次亞麻油酸,所含的維生素B群可維護人體頭皮及頭髮健康;維生素E為天然抗氧化劑,可防止脂質過氧化,讓頭髮呈現自然光澤的功效。

 

※小叮嚀:核桃油脂含量高,吃多易上火,嘴破火氣大者不宜多吃。

 

每日建議量:核桃仁 4-5顆 

 

桑椹

 

桑椹在蔬果排名的成分前十名者有鐵是第一,鈣為第三,維他命C,磷,鉀排在第八位,許多女性為了減肥,吃得少又嚴重偏食,容易有營養不良、肝血不足的現象,年紀輕輕就大量掉髮,尤其女性每個月歷經生理期,再加上懷孕生產都會耗損大量氣血,若不注意攝取均衡營養,補足肝血,頭髮很難豐盈亮麗。

 

桑椹含有大量的鐵質和維生素C,是補血聖品,可改善貧血白,使頭皮血液供應充足,維生素C可活化微血管壁,使營養能夠順利地到達髮根,讓髮絲有充足的養分,防止掉髮。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獲「張佩蓉營養師」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