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搶救還是放手?看親人受苦,是世上最難受的事,只要帶著善意做決定,他們都能理解

要搶救還是放手?看親人受苦,是世上最難受的事,只要帶著善意做決定,他們都能理解

突然的被推到前線去面對家人的死亡,不是一件你曾經預想過的事。當下情況那麼混亂,你卻必須做出立即的反應與決定,急救與否、插管與否?你不是醫療人員,只能憑著僅有的訊息做出判斷,你同意讓家人插管治療,已經是你當下能做出的最好決定。

文/諮商心理師 艾彼

 

三年半前,凱沁的母親因為半夜心悸、氣喘嚴重,緊急送往急診室。

 

「到醫院時,我的心情實在很慌亂。我媽媽之前也曾到醫院急診......但從來沒有一次嚴重到急診醫師建議插管.....」

 

凱沁說,她當下完全失去思考能力,認為自己該相信醫師的建議。

 

「醫師都已經建議插管,家屬能說什麼?我想我們就配合吧。只要她能出院,就好了,我當下真是這麼想,以為媽媽之後還會出院,沒想到後來就沒辦法了。」

 

凱沁口中說的沒辦法,指的是媽媽無法自主呼吸,只能以插管的方式延續生命。

 

「幾個月後,媽媽一直沒清醒。醫生那時候建議拔管,但我實在做不到,實在做不到!」父親早逝的凱沁與母親相互之間是對方的支柱。凱沁6歲時,曾有一次溺水昏迷被送到醫院,媽媽下跪哭求醫師一定把自己從鬼門關救回來,「那時我依稀聽到媽媽哭得好慘,媽媽只有我,如果同意拔管.,我就太不孝了啊!」

 

凱沁回憶,站在急診室要決定的那一刻,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他腦中卻閃過好幾個念頭。

 

「媽媽因為過程太痛苦,會去推醫師、護理師的手,為了怕媽媽危險,還把媽媽的手腳綁住。」說到這裡凱沁已經哽咽的泣不成聲:「那時候我想......媽媽你忍耐點,會好的!你還這麼年輕,可以的!」

 

剛過70歲生日的母親,以現代醫學來看,的確還很年輕啊。

 

只是,凱沁真沒想到,媽媽後來就沒醒過來了。

 

「上個月某天我到醫院去看媽媽,我看到她腳都變形了,我想著,以前媽媽最愛踩腳踏車載我......現在她躺在床上什麼都不能做,不能吃飯不能說話,這樣媽媽真的會喜歡嗎?還是只是我不願意放手?」

 

拔管時,醫師要我在媽媽耳邊說:「媽媽你辛苦了,現在身體已經不需要管子了,放心走吧。」

 

凱沁說,那一刻住院以來沒有睜開眼睛的母親,打開了雙眼安祥和藹地看著凱沁,又慢慢闔上。「我永遠無法忘記媽媽拔管那一刻,躺在病床上看我的眼神......好像她終於解脫了。」

 

像凱沁一樣以為家人能夠順利出院,插管只是暫時、不想放棄急救,卻沒想到後來無法順利出院的家屬還有許多。

 

凱沁的案例還算是平靜,有些家屬在病床前關注的不是親人,而是親人還沒來得及分財產,非得留家人一口氣,等待奇蹟發生,把財產分個明白。而兄弟姊妹多的家庭,對「放手」讓長輩走,有不一樣的意見,有人覺得放手就是不孝,應該救到底、等到底;有些覺得拖著才是讓長輩受苦,應該早點讓長輩解脫。甚至有些家庭裡,沒有人敢承擔做決定的責任,深怕做了決定以後,所有的指責都會落到自己頭上來,沒有人願意做出結束醫療的決定。

 

和臥病在床的病人關係密切的家中成員,看見家人無法自主呼吸的那一幕,或多或少都會出現責怪自己、後悔讓家人插管治療、心疼家人受苦的情緒感受。同時也會掙扎在拔管與否的決定中間,困惑到底怎樣才是最好的決定。

 

艾彼心理師想告訴你,有這些情緒,都是很能理解的,請你不要太苛責自己,或覺得自己很奇怪。

 

這麼突然的被推到前線去面對家人的死亡,不是一件你曾經預想過的事。當下情況那麼混亂,你卻必須做出立即的反應與決定,急救與否、插管與否?你不是醫療人員,只能憑著僅有的訊息做出判斷,你同意讓家人插管治療,已經是你當下能做出的最好決定。

 

如果你是帶著善意,決定讓家人插管治療。我相信,插管的家人,雖然無法出院,也一定能理解你當下如此選擇的原因。正因為你們的關係與其他人不同,你才會如此想挽回他的氣息,留住他在你身邊,不是嗎?

 

親愛的,看見親人受苦,是世界上最難受的事,你當下做的決定沒有所謂對錯,你只是想舒緩他的痛苦罷了。你已經做了當下,能夠做的最好決定。

 

而如果,你還願意為自己、為自己的孩子或親人多做一點,我鼓勵你,不要讓決定在現場才發生。你可以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為自己預立醫療決定。

 

那麼,你的孩子、親人就能夠少經驗一些目前你承受的掙扎、悔恨與痛苦了。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