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誤闖國道...失智可以開車嗎?澳洲專家這樣說

迷路、誤闖國道...失智可以開車嗎?澳洲專家這樣說

隨著失智人口增加,失智者駕駛意外頻傳,包含衝撞民眾、誤踩油門、誤闖國道、迷路等,但要求失智患者放棄駕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國際上怎麼做?

衛福部106年死因統計年報顯示,機動車交通事故死亡案件中,高達四成發生在65歲以上,其中不乏失智者駕駛所造成的意外。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失智患者因記憶、定向、判斷、視覺空間辨識能力逐漸退化,進而影響駕駛能力。

 

即便如此,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楊詠仁醫師指出,台灣仍然有許多長者,失智以後持續開車、騎機車、騎腳踏車去買菜、看診等,家屬雖然知道有風險,卻因失智患者對於自己的病情和駕駛能力缺乏充分理解,或是因為感覺自尊受到傷害,很難完全阻止。

 

部分家屬把鑰匙藏起來,或是把車子賣掉,迫使失智者無法駕駛,卻也因此造成雙方衝突,令家屬非常困擾。

 

 

為了解決失智駕駛問題,澳洲交通部與臥龍岡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合作,發展出「失智症與安全駕駛決策輔助手冊」(DDDA),經過研究測試後,已推出多國版本,包含美國、紐西蘭、義大利、越南等,協助指導失智者與其家屬,以共同討論的方式決定從駕駛生涯中退休,幫助失智者自己理解到駕駛的影響,並了解替代方案,而不是直接禁止。

 

臥龍岡大學教授維多利亞表示,當失智患者知道自己不能駕駛了,不但會感到非常沮喪,需要外出就醫、辦事情、拜訪朋友時也會需要依賴他人,進而降低對生活的控制能力,影響自尊心。而且,對許多長者來說,開車外出也是一種樂趣,「駕駛」不只是為了代步這麼簡單。

 

▲維多利亞教授(右二)分享澳洲如何協助失智者從駕駛生涯退休。(攝影/林芷揚)

 

「失智症與安全駕駛決策輔助手冊」是國際最新輔助工具,澳洲已經利用這本手冊作為教材,對全國的家庭醫師進行訓練。

 

手冊透過四個步驟,協助患者釐清自己的駕駛經驗、提供放棄駕駛以後的替代方案與好處(包含可以節省經費、增加走路等其他休閒活動、改用網路購物等),一步步幫助失智患者與家屬釐清現況、決定是否放棄駕駛。

 

▲台灣失智症協會將澳洲的「失智症與安全駕駛決策輔助手冊」引進國內。(攝影/林芷揚)

 

台灣失智症協會也將手冊翻譯為中文版本,與臥龍岡大學合作在台舉辦培訓課程,讓第一線接觸失智者家庭的個案管理師可以協助患者與家屬決定是否繼續駕駛。有需求的民眾可諮詢全國各地的失智症共照中心,或撥打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

 

目前交通部已逐步修正高齡駕駛人駕照管理制度,鼓勵失智者或高齡駕駛繳回駕照。楊詠仁醫師建議,交通安全應列入失智者照護諮詢的例行項目之一,交通部應建制警示系統,對於50歲以上的駕駛人,若短時間內頻繁發生交通事故提供關懷或評估,若有疑似失智的現象應轉介失智共照中心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