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不等於好!該怎麼做健檢?全台排最久的健檢掌門人這麼說

貴不等於好!該怎麼做健檢?全台排最久的健檢掌門人這麼說

「不好意思,我們現在預約健檢要等一年!」

諮詢/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

 

生活變好了,台灣人也越來越重視健康,健檢是知道自己身體狀況的方式之一,各大醫院也強打各種健檢套餐,在琳琅滿目的商品單裡,充斥著醫療不對等資訊,我該怎麼選?來聽聽全台灣健檢預約等最久的台大醫院健檢中心掌門人怎麼說。

 

首先,健檢與治療都在醫院,但兩者意義大不同。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說,健檢的目的是在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希望透過醫療檢驗工具,在疾病初期、人體內已經開始變化,但外觀和生活尚未受到影響時先知道,讓小病不要成為大病。

 

以常見的癌症為例,早期治療效果都非常好,例如大腸癌第一期五年存活率95.4%,但若是第四期就減少到12.3%,肺癌第一期存活率為68.9%,第四期就剩下5.5%。邱瀚模解釋,早期治療的武器很多,到了晚期武器少以外,花費也很驚人,勝算少也很折磨人。

 

以奪命不眨眼的冠心症來說,邱瀚模提醒,如果在血壓、血糖和膽固醇等指數異常時,就開始治療或生活習慣的介入,並遵從醫囑,就不會演變成心肌梗塞或是腦中風。

 

其次,由於醫療發達,民眾總希望健檢能保證萬無一失。邱瀚模說,健檢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準確,昂貴的套餐所搭配的最新、最炫的檢驗儀器,也不能確保百分之百的精確度。此外,民眾在追求新穎或昂貴檢驗儀器時,別忘了專業分析的人才最重要,否則做出一堆紅字,也只是自己嚇自己而已。

 

邱瀚模進一步解釋,檢查有敏感度和特異性,敏感度高的遺漏率低,特異性高的偽陽性低,當然敏感度和特異性兩者都高是最好,但是往往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所以檢查會發生偽陽性(檢查結果顯示有該疾病,實際沒有)和偽陰性(檢查結果顯示沒有該疾病,但實際上卻有)的問題,永遠會存在。

 

各家醫院健檢套餐,民眾看得霧煞煞,有些人以為越貴越好或是越多越好,但其實花得多、做得多,遠不如做得對,正子攝影(PET)、磁振造影(MRI)很多醫院拿來做健檢宣傳的項目,但正子攝影(PET)對於胃癌、肝癌、胰臟癌等台灣常見癌症敏感度不夠好,且身體若有發炎、感染也會呈現陽性,因此,這種輻射曝露量大的檢查歐盟已經「不建議」當篩檢工具。

 

而磁振造影(MRI)由於擷像速度相對較慢,對於會蠕動或跳動的器官,較難得到清晰的影像,自然難有高精確度。

 

身為大腸癌篩檢專家,邱瀚模說,以大腸癌為例,精確度最高的篩檢工具是大腸鏡,以內視鏡檢查息肉、腫瘤無所遁形,也可同時進行診斷(光學診斷或病理切片)與治療(息肉切除); 其次是價格便宜(台幣100元)、敏感度又不低(對癌病變為80%)的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相較之下,磁振造影(MRI)影像擷取速度慢,不適合像大腸這樣會蠕動的器官,對大腸癌檢查而言,昂貴的磁振造影可能還不如100元的糞便潛血檢查。

 

更令人擔心的是,大量拿正子攝影與磁振造影等高價又耗時的影像檢查來當常規健檢工具,恐有排擠臨床上實際需要的患者之虞,也不符公眾利益。

 

邱瀚模提醒,健檢要選擇有實證基礎的項目,針對重點項目,再搭配每個人的家族史、高危險行為去檢查,才能真正到位。「價錢不等同價值」這句話,用來形容健檢個項檢查,實在再貼切不過。

 

做對了檢查之後,才是重點開始。邱瀚模強調,更重要的是「自己有責任讓自己變得更健康」,也就是光靠檢查並不會幫你變健康,健檢重點是之後是生活習慣的改變,例如該改善生活飲食就該做,該吃藥就要乖乖吃,否則健檢也無實質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