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點前一定要吃早餐!中醫師公開「十二時辰經絡養生法」

9點前一定要吃早餐!中醫師公開「十二時辰經絡養生法」

不只工作、上班有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想要成功養生其實也有SOP可遵守!中醫師表示,民眾想要維持健康體魄,不妨遵循老祖先的智慧,善用「十二時辰經絡養生」來休養生息,就是輕鬆鞏固健康的好方法!

中醫師表示,民眾想要維持健康體魄,不妨遵循老祖先的智慧,善用「十二時辰經絡養生」來休養生息,就是輕鬆鞏固健康的好方法!

 

中醫養生講究順應天時!學會休養生息是關鍵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想要成功養生最簡單的方法不是藥療也不是食補,而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事實上,中醫角度認爲自然界與人是統一的整體,而自然界的年、季、日、時周期變化,也會影響著人們的生理、病理,產生相應的周期變化。

 

不過,大自然的週期變化與人體保健又要如何相對應呢?

 

周宗翰中醫師指出,其實早在《黃帝內經》中提出的「十二時辰經絡養生法」,便將一天分爲十二個時辰,並將其對應中醫理論裡人體恰巧有的十二條經絡。

 

所以,當該時刻經絡氣血運行正旺盛時,人體只要順應這一經絡進行休養生息,自然就能達到最佳的養生效果,與現代科學提出的生理時鐘效應十分相似。

 

中醫師顧健康有訣竅,十二經絡養生法大公開!

 

至於「十二時辰經絡養生法」具體而言要如何執行?周宗翰中醫師進一步解釋,在子午流注學說認爲,人體氣血的運行是按照一定的時間循環無端,連成一個大的循環通道,而十二經絡的連接順序分別如下:

 

【卯時】

 

對應時間:05:00~07:00。

對應經絡:手陽明大腸經。

 

養生秘訣:

 

傳統中醫認為:「卯時大腸蠕,排毒渣滓出。」,也就是說卯時之際,血氣會集中流注至大腸經,幫助大腸將全身的毒素、食物殘渣排出。所以,卯時又可視為治療便祕的最佳時機。

 

一般建議,有便祕困擾的朋友,除了日常飲食多吃花椰菜、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等高纖蔬果外。不妨可試著於早上7點前起床,喝杯溫開水,然後打開窗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接著做5~10分鐘簡易有助活絡筋骨、扭轉腰部的伸展操,就是促進腸道蠕動、提升便意的好選擇。

 

【辰時】

 

對應時間:07:00~09:00。

對應經絡:足陽明胃經。

 

養生秘訣:

 

周宗翰中醫師指出,由於人體胃腸在此時消化、吸收力最好,能有效將吃下肚的營養輸送到身體各臟腑。

 

再加上,若此時未適度進食,在胃部大量分泌胃酸卻又沒食物消化的情況下,自然容易進一步損傷腸胃黏膜,增加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炎、膽囊炎的發生風險。

 

所以,建議民眾想要達到養生目的,9點前一定要吃早餐!至於,中醫推薦的早餐種類有哪些,一般來說,溫和養胃的稀粥、麥片都是不錯的選擇。

 

而西式早餐常見的薯餅、炸雞等食物,由於性質相對燥熱,則不宜多食,才不會引起胃火過盛,導致現嘴唇乾裂、唇瘡等問題上身。

 

【巳時】

 

對應時間:09:00~11:00。

對應經絡:足太陰脾經。

 

養生秘訣:

 

俗話說:「已時脾經旺、造血身體壯。」,早上9點到11點正巧是脾經運行的時間。由於漢方醫學認為,脾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造血機能才會強。

 

再加上,「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的說法,所以此時不建議食用燥熱、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傷胃敗脾。

 

此外,周宗翰中醫師也提到,由於脾主肌肉、久坐易傷肉。因此,建議上班族若條件許可,每隔1小時左右就要起來走動、喝水。

 

若真的不便離開座位,不妨可適度於辦公桌下按壓足部、踩按大腳趾,或用腳趾做抓地動作,也都有輔助促進血液循環的好處。

 

【午時】

 

對應時間:11:00~13:00。

對應經絡:手少陰心經。

 

養生秘訣:

 

此時段也是陽氣旺盛的時候,通常也是正常人的午餐與午睡時間。

 

而台灣因為天氣炎熱,尤其是盛夏時中午更不宜劇烈運動,才不會不慎造成心火過旺、血脉運行紊亂的情況發生。建議此時除了用餐外,不妨搭配適度的休息(午睡)來調養心氣。

 

在心氣充足下,自然能推動血液運行,達到養神、養氣、養筋的效果,進而使下午至晚上維持精力充沛。

 

【未時】

 

對應時間:13:00~15:00。

對應經絡:手太陽小腸經。

 

養生秘訣:

 

此時血氣流注於小腸經,是小腸經進行清、濁及吸收的時刻。此時,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腸排毒降火。

 

另外,由於小腸經的經脉循行會經過人體頸肩部,建議民眾不妨可於此時適度聳聳肩、做肩頸操,就是有效抒解筋骨、活絡小腸經的好方法。

 

而有肩周炎或頸椎病的人若能在此時治療,也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申時】

 

對應時間:15:00~17:00。

對應經絡:足太陽膀胱經。

 

養生秘訣:

 

申時人體血氣多流注於膀胱經,由於膀胱爲腎之腑,兩者均屬水,剛剛好也是一天中流失水分最多的時刻。

 

因此,這段時間要多補充水分,以幫助膀胱排除體內廢物、促進泌尿系統正常代謝。

 

至於平時保養上,由於膀胱經是人體中陽氣最盛的一條經,且腎經與膀胱經經氣在足部相接。

 

所以,在調理上建議可同時按摩膀胱經和腎經,透過一陰一陽的方式互爲補充,就是很好的保養秘訣。譬如,左右轉動身體5~6次、雙脚自然地前後擺動數10次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酉時】

 

對應時間:17:00~19:00。

對應經絡:足少陰心經。

 

養生秘訣:

 

中醫認為,酉時是腎經運行最劇的時刻。正因為腎爲先天之本,腎臟強壯者才能長壽,因此腎陰、腎陽的保健,可謂人體養生最大的課題之一。

 

建議若想要腎經運行順暢,此時民眾最好將工作到一段落,稍事休息、用餐,不宜過勞。

 

至於,晚餐的選擇上,除了謹記均衡飲食的原則外,不妨可適度食用芝麻、花生等堅果;以及烏賊、牛肉、羊肉、鴨肉、雞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都是日常飲食補充腎精的好方法。

 

【戌時】

 

對應時間:19:00~21:00。

對應經絡:手厥陰心包經。

 

養生秘訣:

 

這時通常是下班與放學的時刻,中醫的心包與情志思慮有關。所以晚上想要睡得好,此時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暢。

 

舉凡,看看書、聽音樂,或是做SPA、跳舞、耍太極等,適度從事能放鬆心情、釋放壓力的休閒活動。

 

此外,通勤時適度執行下列有助活絡手厥陰心包經的動作,譬如,拍拍手、張開雙臂、按壓膻中穴。甚至用力握拳,吸氣時放鬆、呼氣時緊握,連續做6次,就都是調節手部氣血的好方法。

 

當用力握拳時,可起到按摩掌心勞宮穴、清心火的作用;也可按壓內關穴,調理心胸、脾胃的氣血。

 

【亥時】

 

對應時間:21:00~23:00。

對應經絡:手少陽三焦經。

 

養生秘訣:

 

三焦是人體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由於三焦掌管著人體的水分代謝,若這時可以泡泡腳,促進三焦精氣的流暢,更能讓人夜晚更容易入睡。

 

最重要的是,此刻要保持心境平靜,不生氣、不狂喜、不大悲。所以在這段時間不建議玩手機,以免影響睡眠。

 

再者,俗話說:「亥時百脉通,養身養嬌容」,人體如果能在亥時就寢,讓百脉得到最好的休養生息,對於身體健康、美容自然十分有益。

 

【子時】

 

對應時間:23:00~01:00。

對應經絡:足少陽膽經。

 

養生秘訣:

 

中醫理論認爲;「肝之餘氣,泄于明膽,聚而成精。」也就是說,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沒有黑眼圈。反之,常於子時內不能入睡者,則氣色青白、眼眶昏黑。

 

其實,除了中醫認為子時是人體代謝身體廢物最佳的時間外,就西醫的觀點來表達是這時入睡,剛好是「生長激素」和「褪黑激素」分泌開始旺盛的時刻。

 

生長激素不僅能讓人長高,也有治癒的功能,可以修復受損的組織和細胞,同時還可以影響新陳代謝荷爾蒙、更新老舊細胞,讓細胞保持活力,延緩、對抗老化。

 

至於褪黑激素,雖然具有美白的效果,但由於其具有「白天見光受抑制、晚上天黑就分泌」的特性。因此最主要的功能還是在於調節生理週期,啟動修復細胞的開關,避免細胞老化。所以,不論是中西醫理論,這時都是入睡的最佳時間。

 

【丑時】

 

對應時間:01:00~03:00。

對應經絡:足厥陰肝經。

 

養生秘訣:

 

睡眠對身體來說是一種修復,如果丑時不能入睡,身體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不僅會透支人的體力、影響明天精神,更會使人體的新陳代謝變差。

 

最重要的是,丑時不入睡,更會引起肝火旺、疲勞、視力减退、脾氣不好,以及頭暈腰痛、月經失調、失眠、肋間神經痛等症狀。所以,在這時熟睡也是養生的不二法門。

 

【寅時】

 

對應時間:03:00~05:00。

對應經絡:手太陰肺經。

 

養生秘訣:

 

此時是人體進入深度睡眠的時段,若休息得好,則能發揮「肺朝百脉」的功能,把氣血、津液輸送至全身臟腑。

 

尤其是,寅時恰巧為人體肺經循行之際,所以俗話才會說:「良好睡眠可以讓臉色紅潤、精氣充足。」

 

若本身肺部功能不佳,例如,患有氣喘、肺氣腫,常在半夜咳醒的患者,除了這時間一定要進入深度睡眠外。

 

平時不妨可多食用具有潤肺作用的銀耳、羅漢果、百合、白菜,以及豆腐、豆漿、牛奶等白色食物,都是不錯的保養選擇。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延伸閱讀

冬季飲品溫暖陷阱!?擺脫2大錯誤禦寒飲食迷思

女神愛吃「龐德飲食」 靠它減重、抗發炎、降三高

不喝咖啡也失眠?這些隱藏版咖啡因食物可能是兇手!

 

(本文獲「華人健康網」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